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赵敏/跬步至千里 小流汇大河——读《赵腊平笔耕集》有感

发布者: 赵日超 | 发布时间: 2023-1-20 00:09| 查看数: 155107|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mmexport1674144694695.jpg
跬步至千里 小流汇大河
——读《赵腊平笔耕集》有感
赵敏

mmexport1674144719445.jpg
   赵腊平,1964年1月生,湖南省邵东县人,笔名“小屋清风”。高级记者、作家、学者。1986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后来在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编辑学及新闻学。长期从事矿业经济、地勘行业改革、矿业文化、地矿新闻传播研究与文学创作。主要著作有《聚焦中国矿业》、《股票投资技巧》、《漫话珠宝首饰》、《中央党校楹联解读》等。现任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文化分会常务理事、《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编委、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特约专家等。

     与赵腊平先生结识,缘于“中国作家大运河”微信群,先生与我加上微信互动。那时是2022年的八月,大运河作家刚刚开始采访,任务紧锣密鼓。赵先生的四卷八册著作已出版。由于正全副身心赴郑州采访,关注度不在此点上。到了十月份,给大运河首席代表周伟苠主席的约稿已经完成。在朋友圈里,又注意到腊平先生的煌煌巨著有人评说。看到了陈华文博士为《赵腊平笔耕集》写的读札:《一部文集与一种情怀》。于是,很想读一读他的书。还未开口,他好像已知,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作家的第六感觉,文人惺惺相惜。他在微信里谦虚地告诉我:过几天,我把那几本“小册子”分批寄给你。
     之后,我受宠若惊地拿到了四卷八册其中的四册。《散文随笔册》;《报告文学册》;《诗歌册》;《夜读拾零册》。其实,在这之前,我已经在他的朋友圈里读过了他的好几篇研究“红学”的论文,从心底里滋生出我与他不是一个阶梯层的作家。他是先生,我只能是学生。而他的谦逊,又让我深感自我的不足与窘迫,他说:“期待你的评点!”
     我怎么敢评点他的著作。他那种温厚善良又诚恳的话语,让我倍感亲切,我们通了电话,我告诉他,读完他的大作,一定用心写好读书笔记。我知道,两个从未谋面的人,怎么下笔去写文论?作“文”的人,首先要先做“人”。只有在他的文字里徜徉,才能看到他的为人、为文、为友、为品……以及他生命的精华。于是,我放下正在采访的一篇关于自然资源创作的笔记,在壬寅年还未结束的这段日子里,静下心来,开始研读学习他的著作。
     我知道,评点写好或者写不好,都是我对赵腊平先生尊敬之下发自内心的感悟与体会。对作品用心地研读及细致的品味。
     赵腊平,湖南邵东人。笔名“小屋清风”,集学者、记者、作家于一身,是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总编辑。还有许多兼职。除完成本职工作,又笔耕不辍。于去年八月出版作品集四大卷共八册,270万字的煌煌巨著,硕果累累。
     阅读他的作品,对于他的学养,才情,文章深为佩服,他学识渊博,修养独到,才华横溢,情志昂扬,文字潇洒,下笔成章。

    一、术业有专攻

    赵腊平毕业于河北地质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后又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读研究生,专攻矿产资源战略。目光远大,根基扎实,专业恢宏,大有作为。
     赵腊平的现任职业是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总编辑。他又是中国地矿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联合会矿业文化分会常务理事。因此,他对矿业问题,地质勘探改革等方面非常关注,并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业精于勤,术业有专攻。经过深思熟虑,写出了具有真知灼见,具有实用价值,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的《矿业思考卷》。其中有《矿业问题及对策思考》,上、下两册计数十万字。还写出了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矿业新闻探索卷》;《矿业新闻理论与实践》上、下册数十万字。
     我对矿业问题是门外汉,不能置喙。但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赵腊平先生的敬业精神,看出他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看出他的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韩愈在《进学解》中用他学生的一句话对自已的为文、为人有这样的评价:“先生之于为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学生说:你老先生写的文章,可说是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啊!你老先生的为人与事业,可谓成功啊!
    赵腊平不愧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者,他的上述作品可以说是他的学术代表作。

mmexport1674144716754.jpg

    二、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赵腊平先生的《文学作品册》包括《报告文学册》;《散文随笔册》;《现代诗歌册》。这三册,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才华横溢,文笔潇洒。用清代文论家刘熙载称赞苏轼文章的两句话作为对腊平先生的评价:“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年青的文学体栽,新闻学、文学、斯二者盖皆有之,并且要求二者要水乳交融,有机结合,既要体现新闻学的时效性,又要体现文学的艺术性。
     赵腊平的《报告文学册》收集了他的二十八篇作品,这是一部《地勘改革转型录》,反映的是东、中、西部广袤地区地矿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升级。作者写地质工作者的披荆斩棘,翻山越岭,沐风栉雨,餐风饮露,写他们的攻坚克难,吃苦耐劳,以苦为乐,以苦为荣。
     作者在《巍巍青山作证》中,歌颂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坚守与执着,赞颂党员、干部、职工的恪尽职守,争创佳绩的创业精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扎根山野,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作者用诗的语言讴歌地质工作者的大美:仰望天空,蓝天壮丽而深;俯视大地,大地浩瀚而辽阔。如此美妙却寂寞无声,这是何等宽阔的胸怀!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地质人员,不正是这样的无言大美吗?
    读赵腊平先生的这本报告文学集,让人心神激荡,有余韵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我在少女时代,就唱过诗人佟志贤作词,作曲家晓河的《地质队员之歌》。这首歌曾经作为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校歌。那昂扬的精神,那优美的旋律,那铿锵有力的诗句,那富于浪漫诗意的荒郊旷野的环境与情趣,深深地震撼着我。同时也震撼着许多花季少女火热的心。引发了自已对地质工作的美好憧景与向往,甚至激起我要报考中国地质大学的雄心。
     《地质队员之歌》中这样写道:是那山谷的风,吹动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丰富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燃了明灯,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黎明。是那条条的河,汇成波涛的大海,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
     至今,这些熟悉的歌词,读着腊平先生的报告文学,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我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未能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却考上了西北大学中文系,未能作一个地质工作者,却像赵腊平先生一样和文学结缘。忆起了《地质队员之歌》,读着赵先生的二十八篇关于地质工作的报告文学。他写了几十个战斗集体的荣誉和光荣,上百个英雄人物的真实事迹,写他们的艰难困苦,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的孤独与寂寞,他们的奋战与拼搏。也写出了地质工作者的辛酸与苦涩,还有胜利的喜悦与欢乐。为地质工作的单位和英雄树立了历史的丰碑,在无限的空间和悠远的时间长河中,闪耀着生命的光辉。赵腊平先生以远大的理想,写出了宏大的地质领域的丰功伟绩。
     正所谓高步超常伦。

      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惊异于赵腊平先生的《散文随笔册》和《夜读拾零册》中的文章题材的广泛,内容的深刻。正如我在文章开头说他“文字潇洒,下笔成章。”而且,这些文章,不是茶余饭后的无聊消遣,不是闲人的吟风弄月,而是从他的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学者文人的家国情怀。
     正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上人书》中所谓:“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说的是对社会有益,有补的文章是极好的!
     收集在这两册中的文章百篇左右,有的长篇汪洋恣肆,尽情挥洒,上万言之多。有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几百字而已。正如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所说:“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读赵腊平先生的这些散文作品,有很多独到之处。

   (一)、学术性、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例如:《北京陶然亭公园》,作者首先直抒胸意,说明喜欢这公园的理由,然后叙述从无亭之亭到4A公园的历史变化过程,接着写公园内价值连城的珍藏,介绍了亭的由来,由亭而涉及历史人物,亭中美景,有关写亭中风物的诗词,楹联,并对诗词,楹联进行分析、鉴赏。对书法艺术议论评价,对诗词格律分析论定……
    这其中涉及书法艺术,楹联艺术,诗词格律,比较文学。彰显赵先生的学识渊博,有独到的艺术审美眼光。
    在《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一节中,作者详细地论述了早期共产党人在陶然亭的革命活动,动人事迹。从戊戌变法谈到少年中国学会,到酝酿中国共产党成立……简直就是一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史。文中谈到的人物,有政治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张国焘……
    有教育家蔡元培,有文学家鲁迅、小说家张恨水……
    个个都是名气贯中西,载于史册的历史人物。
    特别是《生如闪电的耀亮》一节中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高君宇,还有他的女友。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和凄婉的爱情故事,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读来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又为他们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英年早逝而扼腕叹息!
mmexport1674144712811.jpg

    (二)、红学研究

     《解码曹雪芹的“清净女儿之境”》。赵腊平先生以独特的学术视觉,从文学艺术角度,由《红楼梦》中大观园中的对联分析,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更是体现了赵先生散文的学术性和文学性。
     在中国研究“红学”者可谓多矣。蔡元培、胡适之、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王蒙、刘心武……他们都有煌煌著作流传于世,都有自已的独特的建树。而赵腊平先生却独辟蹊径,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在《红楼梦》人物命运的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这种独具慧眼的研究,为“红学”的研究写下了新的篇章。
     作者舞动如橼之笔,介绍大观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详细介绍各处景物的对联及有关诗词,然后对每处对联进行解读。特别是对金陵十二钗住处的对联分析解读。由对联而联系各自的人生际遇和人生结局。试想,如果没有对《红楼梦研究》的学术造诣,没有对《红楼梦》这部世界名著的深刻理解,要从大观园里的对联分析十二钗的身世、命运、结局,谈何容易?而赵腊平先生却能用学术眼光,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十二钗,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表现他高步超常伦的创意。

    三、情志、乡愁、山水

     腊平先生的现代诗歌集《风雨临窗听雨声》,收入他的近200首诗歌,分为抒情篇、咏志篇、乡愁篇、山水篇。另外,还有题画诗,朗诵诗。
     我对诗歌很喜爱,但却是皮毛,不怎么会写,也可说不会写。读了腊平先生的《风雨临窗听雨声》,就有了阅读的兴趣,光是这书名,就有几分诗情画意。在乌云低垂,风雪交加的这个寒冬,临窗而坐,听风声萧萧,观白雪飘落,有诗情的人自然会浮想联篇,灵感突兀,诗意迸发,意到笔随。
     昔人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赵腊平先生的诗作亦是如此也!
     他在《抒情篇》中写“凝视”,写“渴望”,写“表白”,写“牵掛”,是作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吧?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根情,苗言,花声,实义。情是诗之本。腊平先生把《抒情篇》放在篇首,就抓住了诗的根本。
     他在《咏志篇》中,写“思绪”,写“凝望”,写“心事”,写“阳光”,是赵先生志之所之吧?毛泽东为《诗刊》题词:“诗言志。”腊平先生的《咏志篇》中咏理想,咏健康(《空闲》),咏自由(《思绪》),咏“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命运》)……这正是作者志之所之。
      在《乡愁篇》中,赵先生所要表达的水是故乡美,月是故乡明。乡愁,永远是一杯醇厚的佳酿,永远让人回味无穷。乡愁中,他写对故乡的《记忆》,写对《故乡的思念》,他《怀念父亲》,他歌颂《母爱如烛》……这些都是人间的至爱真情。古人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而《乡愁篇》充分表现了异乡游子对故乡的怀恋,对母爱的赞颂,正象孟郊的《游子吟》一样震撼人心,潸然泪下。
     在《山水篇》中,赵腊平先生写庐山,写海南……
     《山水篇》弹奏的不仅是如俞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也不仅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高远情怀,而且还蕴含了深沉的对历史的叩问和思考。
     熟读深思妙自来。我会继续在阅读赵腊平先生的《风雨临窗听雨声》后深入思考,体会其中诗意的美妙。
      统观赵腊平先生的四卷八册著作,真可谓“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学养之深厚,才华之卓荦,文字之潇洒,情怀之高迈,令人叹为观止。
    (载《河南文学》2023年第二期)



mmexport1674144732821.jpg
     赵敏,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有小说集《梦为远别》;散文集《原野》;散文、随笔集《尘缘》;报告文集《风景独话》等15部出版。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300多万字发表、出版,获得河南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莽原》;《奔流》文学创作奖;获得中组部、河南省委组织部电视艺术专题片解说词一等奖;有多部(篇)获奖,收入全国中学生作文周刊;中国年度最佳散文卷;河南省年度散文卷;《散文选刊》等各类文学文集。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19:21 , Processed in 0.0427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