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8700|回复: 0

《蓝予诗画作品集》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6 19:1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蓝予诗画作品集》内容简介

mmexport1679829115232.jpg
   
   《蓝予诗画作品集》已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本集收录了深圳作家、诗人、画家蓝予近年创作的100首诗歌和100幅国画作品。著名画家,深圳市书画院教授戴培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剑钊,羊城晚报出版社编委兼艺术总监、诗词家、文艺评论家朱复融分别作了序文和贺诗。
      蓝予这本集子最大亮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的绘画作品气韵贯通,法度合理,透露出清新的笔墨意趣,雅逸俊美的韵味表达,以水墨为主要的媒介注重淡墨晕染,作品追求简率天真的美学特征,以少胜多,以简概繁,用极少的笔墨表现大千世界繁杂的内容,从而体现出传统绘画的神韵与哲学的丰富内容。其诗作用独特、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所思所想,清丽耐读,意蕴深厚,且有一种写意画的韵味,既悦人眼目,也给人启示和回味。本书中诗歌和绘画合集出版,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mmexport1679829117278.jpg

蓝予国画管窥
戴培仁

  中国画是一门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所在,无笔墨之国画不能成其为优秀的中国画。笔墨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墨,笔无法运行,没有笔,墨亦无法呈现。笔与墨的结合如天地氤氲之气相互交融,才能生发万物,画家才可以创作出变化万千生气盎然的作品。石涛在其著作《画语录》中说到:“墨之溅,笔也以灵,笔非生活不神,墨非蒙养不灵,能受蒙养之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而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而无墨也。”笔墨相互生发,相互融汇方能笔精墨妙,水到渠成的完成一幅有笔有墨的中国画精品力作。

mmexport1679829119456.jpg

  北宋郭若虚在其《图画见闻志》中说到:“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墨晕章兴吾唐代,故张璪员外郎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旷古绝今,未之有也……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象写成,亦动真思。吴道子笔胜于象,骨气自高,树不言图,亦恨无墨。”由此可见,有笔有墨才是中国画的高境界。而笔墨又是建立在一画之基础之上。一画的用笔则在于是否善于用腕的力量。使腕虚悬,既要使笔生动自然宛转润泽,又要使笔妥帖从容,出笔干脆利落,收笔不失笔痕,上下左右能凸凹、宽窄、横斜互现,出入自然行笔流畅,犹如行云流水,涩滞而不牵强,心手相应随心所欲不逾矩,使所绘对象气韵贯通,法度合理,笔墨神妙通透方能创作出得意之精品力作。

mmexport1679829100232.jpg

     蓝予于余习中国画已逾十载,在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学习中潜心用意于笔墨的理解和表现能融汇贯通举一反三,并结合书法训练收益良多。她自幼喜爱绘画尤其是线描人物,对仕女作品尤为钟爱,几年来遍临名家线描人物作品如王叔晖、项维仁、刘凌沧等线描作品。优秀作品反复临摹后加以变化,日积月累作品盈箧。在细微处精雕细琢使人物纤毫毕现,粗放处大胆姿肆不拘一格既能放又能收,练就了从工笔线描到写意人物以线造型线面结合,豪放飘逸,严谨精致的线条与灵动活泼的挥写状态。如参加中日画展的《消夏图》《济公》《杜牧》《梅花三弄》《张旭醉书》等写意人物作品。呈现出笔墨大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张驰有度的用笔特色。尤其是《消夏图》中的人物,一文人雅士独坐于石凳之上,侧身回头若有所思并举杯品茗的动态,衣褶线条的涩滞凝炼和用笔恰到好处拿捏准确生动,如行书草书的书写节奏感,深得多数欣赏者击节赞叹。背景丝瓜的湿笔寥寥数笔淋漓奔放又恰当控制,丝瓜叶的墨色浓淡相间把握十分到位,丝瓜枝蔓穿插其间疏密快慢的用笔转换多变,时而中锋时而侧笔如流动的音符使画面增添无穷的韵律之美。

mmexport1679829095992.jpg

     还有《牧羊人》这一幅画图中是一位棕发青年牧者在牧羊间歇之时为两个儿童讲叙故事的构图。牧者似乎在讲述自己生活经历中的某个情节,善意的谆谆教诲让两个儿童倾心聆听,出神入化的故事吸引着孩子澄澈的目光,并被故事精彩的情节打动。牧羊人侧身坐在石头之上注视着孩子,画面构图紧凑集中,远处的山峦起伏,羊群邈邈正在草地上觅食,山的用笔以淡墨和花青点出,用笔轻松随意,构成一幅人物与山水草原天空和谐统一的宁静画面。尤其是人物的线条处理,是毛笔在运动中的提按顿挫和节奏把握的快慢疾徐张驰有度的随势而出,极其耐人寻味。

mmexport1679829098074.jpg

     在山水画创作学习上,蓝予热衷于疏萧孤寂的倪云林简淡的风格特色。并在王翬和黄君璧山水的临摹上下足功夫,立足于不着浓重之色,以墨色加水的控制表现水墨山水以少胜多以简概繁的创作理念。简约的水墨山水加上点缀的小景和人物以增加画面的高古之意趣。提倡诗情画意的文人画的表现方法。继而增添了画面的可读性。如《观瀑听涛图》《秋江归棹图》《枫桥泊舟图》《访友图》《孟浩然诗意》等作品均是传统水墨山水作品和自己对山水诗意理解后的再创作。
      蓝予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深圳市作家协会理事,曾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和诗歌作品。此次即是在绘画作品出版的同时又配上诗歌一并出版发行。嘱余聊以数语以励其志。多年的苦心孤诣潜心静气挥毫笔翰成绩斐然。在其作品集出版之际,仅以此祝愿她在中国画创作和散文诗歌诸方面再创佳绩,余拭目以待!
      
    戴培仁深圳市书画院教授。中国书画院常务理事,加拿大阿尔伯塔艺术学院荣誉博士,著名画家。出版专业画集著作三十余册,举办个人画展二十余次。

mmexport1679829093667.jpg

美,穿行于诗画之间
剑钊

    在朋友圈,我时常会看到蓝予贴出自己的画作,尤其是描摹仕女的那些线描,细腻、婉约、生动,意趣盎然,有时,那些人物仿佛会从屏幕里笑吟吟地走下来。显然,它们有着内在的诗魂,被作者运用线条和笔墨将抽象的情感和沉思以具象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艺术实践,她的诗也自然平添了一种常人不具备的画意。《白鸽》一诗便是典型的“诗中之画”,该诗首先展开的是“山崖”,随即将“风”带入,继而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松涛”,“年老体衰的岩壑声嘶力竭地唱着/孤独又苍白的生命之歌”。随后出场的是“小鸟”,作者特意点明了其中的“大意”,以此说明了生命的偶然性:
      他日  小鸟的一次大意
     一粒种子迷恋泥香的寂寞
     贪婪地峥嵘着头角
     往山峰慢慢攀爬着
     努力地捕捉幸福的灵光
     它可能是小鸟作为食物从他处衔来,落地在险峻的悬崖上,却成了植物成长的一个契机,在寂寞中生长,在逆境中倔强地活着,并且不放弃对幸福的憧憬,既歌颂了自然界蓬勃的生机,也间接地写出了人的强劲。

mmexport1679829108677.jpg

mmexport1679829110832.jpg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极易激发人们诗的感触和遐想,同时在写作上也颇有难度,要在数以万计的作品之后体现自己的个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蓝予的《春意》注意用典型的细节来表现:
     秧苗返青的日子
     雨燕飞扬呢喃
     唤醒跋涉千里的风
     驮上潮湿的心事
     回到属于自己的一亩春天

mmexport1679829113079.jpg

  首句点出节令与庄稼的关系,随后以“燕子”拉开春天的画卷,继而“唤醒”了“风”,以此驮上“潮湿的心事”。这就令读者对春天有了可感可触的立足点。诗的末节珍珠般的清露/以及/水仙的心思完成了对春的叙说,春意自然地流溢了出来。当她书写秋天的时候,捕捉的便是“一张枯叶裹去夏日的惆怅”,告诉我们,花和树已完成瑰丽的婚礼。再由空气里芬芳的气息引出“汩汩”的泉水,排比了三个“是”,强调了它的“清澈”、“透亮”和“迷人”。这首诗的结尾也十分耐人咀嚼:
  不远处
     老牛带着温柔与敦厚
     笃定地向更远处走去
  写出了秋天的“绝美”,以及蕴含在季节中的那份沉着。
     与自然轮回中的秋天相似,蓝予的《中年》一诗颇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生命的中途。诗人借助节令的隐喻,述说着人生的况味:“秋之影在木芙蓉上摇曳/接受着白露,霜降……”青春已逝,但诗和音乐依然陪伴着自己,只是没有了少年的轻狂,多了几分脱尽豪华的真淳,能够坦然地接受繁华之后的“萧瑟”。于是,她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中年的诗歌越写越短
     智齿争先恐后地轮流下岗
     泥沙俱下的生活里
      隐痛不露声色地塞进皱纹的夹缝
      当晨曦漫天
      又翻开人生继续阅读

mmexport1679829106498.jpg

mmexport1679829102298.jpg

  是的,翻开人生继续阅读。我想,还可以加上一句,写作和描绘。这是蓝予的选择,也是她在诗画之间探寻美的又一次出发。在此,作为一名与她年龄相仿的同行,我由衷地给出深深的祝福和敬意。
   202212月5日


   汪剑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著译《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诗歌的乌鸦时代》《比永远多一秒》《汪剑钊诗选》《毫无缘由的独白》《俄罗斯白银时代时代诗选》等数十种。

后记

mmexport1679829121435.jpg
     
     小时候的我,不善言辞,也不合群,是一个极安静的孩子。每天晚上睡觉时,透过月光,我会看到墙上斑驳的影子,在我眼里,那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这常常让我着迷。看着这些图案,我会在心里编着小故事,那时的我,内心世界无比丰盈。我自小喜欢涂鸦,喜欢练毛笔字、闻墨香,喜欢用铅笔画线描仕女图。长大后,因工作四处奔波的我,虽还坚持几十年的写作,也出版了六七本文学作品,但画画似乎淡出了我的生活。
  直到2012年春,因为机缘,我遇到了恩师戴培仁老师,从此让我再次捡起了画笔,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让我渐入中国画的美境,国画中的墨色和线条之美让我痴迷到欲罢不能。这十年,工作之余我便潜心学习和勤奋作画,日积月累,便有了现在这些国画作品。
这本《蓝予诗画作品集》不仅收录了我100幅国画山水、人物和花鸟等作品,而且还收录了我的100首诗歌。于我来说,写诗是一种解压和寻找安宁的方式,是把我从浮躁的生活中解救出来。对诗歌写作我没有任何野心,我只希望自己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爱、疼惜、关怀和悲悯,且行且吟。有人说,从我的诗中读出画,从画中读出诗,体能会到诗画互文的妙处。其实,诗与画有一种绝对神秘的默契。我经常在画一山一石、一树一花、一人一物中,忍不住赞叹中国画的绝美、大自然的素朴无华以及画中透着的人生智慧。

mmexport1679829093667.jpg

  其实,当画家面对苍茫的宇宙,浩瀚的大自然,纷繁的万象,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复制千山万水的雄姿和秀态,但只要我们极大地发挥“心”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达到审美主客体浑然合一的境界,从而创作出一幅山川自然之美的山水画。正如清代著名画家石涛作画时所言:“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月随我起。”
     我深深地知道,步入艺术殿堂之学人,应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攀登艺术之巅。学海无涯、书山有路。今后,我将从古典文学诗词中汲取营养;从音乐舞蹈中寻找韵律和节奏美;从书法艺术、哲学和科学中加深自身的学识和胆识……正如:“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这本诗画作品集付梓之际,首先感谢著名画家戴培仁老师对我多年来不断地鼓励和鞭策,让我逐渐成长起来。这次他还为我这本书赐墨宝写序和封面题字,这让我倍感恩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殷切期望。
     感谢翻译家、评论家及诗人汪剑钊教授为我这本集子写序,这让我倍受鼓舞。您的鼓励和肯定,让我在今后写作道路上的前行又多了几分动力。
     感谢责任编辑、诗人朱复融老师多年来对我的诗画作品给予鼓励和指点,这才让我有信心完成这本书。感谢书法家刘斌老师为我的国画作品进行拍摄、初选、小样的排版和编辑等一系列琐碎的工作付出了心血,让《蓝予诗画作品集》变得更精彩,更有生命力。
     感谢我家先生一直给予我宽容深厚的爱和大力支持,让我感受静好和喜乐。
     感谢读者能够遇到这本集子,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相遇,但愿你在某一幅画或者某一首诗中,能遇到光和温暖。   
     蓝予
     20221023日霜降于静心阁

mmexport1679830858409.jpg

     蓝予,本名王惠平,女,湖南永州人,作家,画家。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理事,2015年鲁迅文学院广东中青年作家班学员,资深媒体人。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读特》“聆听美文”栏目的创办人(编辑和主播)。出版长篇小说《苏醒》、《蓝予诗画作品集》,散文集《得闲来叹茶》《人与动物的距离》《转身回眸》《心灵的故乡》《柳黄霜白时的背影》,国画册《蓝予国画作品选》《清风雅韵~蓝予国画作品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 09:21 , Processed in 0.042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