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5579|回复: 0

刘怀玉:明代状元沈坤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9 14: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沈坤是一名状元,是淮安人民的光荣,更是多少代读书人心中的偶像。但是,沈坤一生中最大的业绩不是读书做官,不是中状元、做翰林,而是抗击倭寇。倭寇即当年日本对华侵略者。


     淮安历来是通海要道和沿海重镇,其所属海州、盐城、庙湾(今阜宁县城)都是海防前线。淮安又是漕运要道,因而成为倭寇骚扰的重要目标。每遇东南风,倭寇即飘洋而来,由庙湾窜犯淮安,奸淫杀戳,淮安人民受尽了苦难。倭寇闹得最凶的正好是沈坤在家给母亲守孝的那几年。当时淮安全城官兵、百姓都非常恐慌,所有城门都日夜关闭。偏偏这几年又不断闹水灾,淮安人民极端困苦。


     此时,淮安有淮安、大河两个卫兵力。淮安卫有7个千户所(有两个千户所分别驻扎在海州和盐城),大河卫5个,按照明初的编制,兵力应有一万三千余人。但到了嘉靖年间,兵员流失严重,淮大两卫仅有2371人,加上盐城、东海、海州三个所1000余人,也不过3000余人。但凤阳巡抚可统的兵,还有扬州、高邮两个卫和通州、泰州、兴化、仪真4个所,兵力还有1.5万余人。同时,还留用了一部分客兵,即由外地召募和调集来的兵。据范檟墓志铭说,“时督府集兵5.7万人,分17营以御之。” 巡抚李遂的儿子李材也在军营中,另外又召募兵勇3000人。这么多兵力,有巡抚、操江都御史等大员,和兵备道、指挥使,还有镇守淮安的总兵、参将参与统领作战,军事力量算得上是雄厚的,抵御这些小股倭寇,应该说是绰绰有余的。


     但因当时政治腐败,缺少军事训练,官兵吃粮不管事,根本不能打仗,临阵一触即溃。《明穆宗实录》卷4记载:隆庆四年二月丙寅,巡抚山东都御史靳学颜上疏曰:边兵、京兵、留都之兵、腹內卫所之兵,“此四兵者坐食则同,而缓急之用异焉……往时刘贼(指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起霸州,无几竖子耳,举中原之卫所而不能当,至不免于边军之调。嘉靖中年,倭寇发海上,5000余人耳,转掠十余府,至应天门外,而48卫者无一人出撄其锋,卒见夷于淮扬民兵之手,此其明验也。”


     本来漕运总督兼任巡抚淮安、凤阳、庐州、扬州和徐州、和州、滁州四府三州地方,这里如果发生军事问题,照例必须领兵打仗。由于倭警,为了保证漕运畅通,漕运总督根本顾不上巡抚地方,更谈不上组织抗倭了。因此,朝廷后来又单设淮安巡抚。嘉靖三十六年十月丁亥,指派原任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李遂来淮任巡抚,提督军务,兼巡抚凤阳,专门进行抗倭。(《明实录》卷452)。而漕运总督则单一地负责督漕。


     对于官兵的经常失利,淮安人民非常失望,人们希望能有一位英雄率领一支神兵来救国安民。面对这一现实,沈坤十分感慨,他既痛恨官兵之腐败无能,又同情人民遭受的疾苦。他感到这正是他为国家为民族出力的时候了。在他安葬了父母以后,就毅然决定,拿出他家全部积蓄,变卖了家产,树起抗倭大旗。他招募了1000多名青壮年,亲自组织训练,使这支队伍成为英勇善战的抗倭乡兵。这比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要早一年多时间。


     现在,人们对于沈坤所练的武装都习惯称之为乡兵,《宝应县志·摭记》则称“沈状元家兵”。练乡兵保乡里,是当时一种风气,到处都有,沈坤练乡兵是顺应潮流,是一种抗御外侮,保家卫国的壮举,是值得称道的。


     据说,沈坤的乡兵大营设在新城,在新城、河下设立路障,派人日夜巡逻。建了不少岗楼,楼下可以藏兵,顶上可以瞭望、报警,名之为“御倭屯瞭所”。其中有一座在湖嘴,一座在竹巷他家旁边。白天,他在新城内练兵,夜晚他独居城外,巡视敌情。他经常教导他的部下,为了保卫大明江山,保卫自己家乡,要加紧训练,英勇杀敌,英勇善战,打了许多大胜仗。


      沈坤的行动立即得到多方面的支持。阮葵生的七世祖阮淳(1506—1588),是个诸生,他将他家储集的粮食全部送给沈坤作为军粮。《阮氏家谱》卷上记载,阮淳字春泉,亦大河卫人。“性磊落,好施予,尤多隐德。沈祭酒十洲练乡兵御倭,公罄所储粟以饷军。”杨庆之《春宵呓剩》卷1亦记载:“春泉淳磊落好施,沈十洲祭酒练乡兵御倭,春泉罄所储以饷军。”


     沈坤的乡兵打过多少次仗,现已无法弄清楚。淮安地方志上记载了以下几条:


     康熙《淮安府志·仕绩》:(沈坤)居母丧时,倭贼数千,犯淮孔棘,公散家资,募乡兵千余,独居城外。倭纵火延烧,官兵且却,公率乡兵,亲当矢石。射中其魁,乘胜追杀。城上人望之,呼曰:“状元兵!”


     同治《山阳县志》卷21“杂记”记载:嘉靖三十四年,淮水溢。十月,“倭数千人自日照流劫至淮安,时邑人沈坤方家居,散赀募乡兵千余屯城外。倭纵火焚烧,官兵且却。坤率众力战,身犯矢石,射中其酋,倭始退。


    看来沈坤兼通武艺,能亲自教练乡兵,还能开弓亲自射中敌酋,文武双全,真不简单!《江南通志》记载同上,并且还说:


     乡兵乘胜追击,“城上望之,呼曰‘状元兵!’未几,倭以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掠尤惨。坤极力会战。”


     沈坤的乡兵从此被人称之为状元兵,名声大振。所谓会战,当指状元兵与倭寇作战,或者与官兵会同与倭寇作战。


    《乾隆淮安府志·兵戎志》:“三十六年三月,倭犯淮安府诸县。《庙湾志》:时贼首麻叶、陈东、徐海皆已死,江南、浙西诸寇略平,江北之倭自金沙登岸犯如皋、泰州,复犯天长,趋盱眙、泗,入清河、安东,又犯高宝至淮,倭夷二十二船从泗而下,焚杀尤甚。沈坤率乡兵悉力会战,大破之。倭乃溯东乡,由盐城至庙湾。


     《重修宝应县志·摭记》记载: 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五月七日已刻,倭从高邮至宝应,越宿移舟淮郡,遇沈状元家兵,冲突复回。好事者渡河詈挑之,遂纵火焚7日不绝,公私庐舍殆尽,杀掠数千人。至十七日挖此盐坝乘水放舟而去。郑綵有记倭寇五古一首云云。当时沈状元家兵能却勍敌如此,信乎,十洲先生之功业与淮俱永矣。”


     此外,吴玉搢的《山阳志遗》卷3、阮葵生《茶余客话》卷21等人私家著作中也有记载 ,大体与此相同。都说他们还曾在姚家荡大败倭寇。姚家荡在山阳县顺河乡境内,即今淮安区官路、丁姚、胡宋三村之地。如果说从乡兵只能在本地作战来讲,这还算是在本乡本地的。从战争需要兵力来讲,素有战斗力的乡兵状元兵也当然会使用起来。沈坤与李遂肯定有过“会战”,即有过合作。李遂对沈坤评价很高,说沈是“才兼经略,功收御侮”。这说明他们不但有过合作,而且合作的很愉快。


     抗倭胜利结束以后,官府与沈坤状元兵将姚家荡战场的倭寇尸体弄到一起,挖了一个个深坑进行集中埋葬,上面筑起高墩,名之为“埋倭山”,也有人称之为“埋倭墩”,遗址仍在今顺河乡丁姚村第五组,后来那里开掘了一条苏北灌溉总渠,将一部分划到渠南复兴乡墩郎村境内。埋倭山显示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凡是侵略我国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 19:46 , Processed in 0.0462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