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6463|回复: 1

著名作家赵德发为东方旅游文化网题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2 01:0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
   五彩斑斓一朵云

                      赵德发  题


mmexport1695315971177.jpg
mmexport1695316310166.jpg

    赵德发,1955年生,山东省莒南县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八、九届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团副主席,日照市文联主席。至今已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约85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人类世》《经山海》和长篇纪实文学《白老虎》《1970年代,我的乡村教师生涯》《学海之鲸》等,出版有12卷《赵德发文集》。曾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优秀作家贡献奖、齐鲁文学奖、泰山文艺奖等。

mmexport1695317101919.jpg

QQ图片20230922090330.jpg

IMG_20230929_155603.jpg
IMG_20230929_155542.jpg

mmexport1695317094744.jpg

IMG_20230922_012532.jpg


宇宙视角与微观共存——读赵德发老师《黄海传》后记
林丽

2023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赵德发老师的《黄海传》。这部作品是他用了约一年时间,“爬梳海量资料”,并沿西海岸线实地考察。以浩瀚的宇宙视角,庞杂、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多元手法而成。既呈现出当代非虚构文学的继承,又具有一定的探索与开拓性。

1、在宇宙视角下的荡气回肠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万松浦》杂志。《黄海传》共有五个篇章,杂志选载了第一部分。此书出版后,我带着当初巨大留白给予的憧憬与期待,渐入到一种平稳、密实的叙述中。

第一篇章《亘古沧溟》已经在我印记里孑然独立了。这部分让我感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那颗心突然长大,也或是蓦然老去。

这部传记从“浩瀚大水哪里来”讲起,笔触延至亘古洪荒:2-3亿年前,地球还是一个大火球,后经历“大降雨时代”,形成了浩瀚无垠的海洋。它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气候,也无时不刻在吟唱——“黄海,是这个庞大合唱队中的一员”——经过充分的释解、铺垫与渲染,作者在结尾处敲响了回音。

在我童年的稚心里,日照灯塔往东的海域覆盖着一座“石河”县城,我对海啸的忧患就是以这个“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的民间故事为始,又经过漫长岁月逐渐消失的。在此,作者借由这类故事引发出关于“沧海桑田”的海陆巨变。不仅如此,还有日照浮来山化石、沂蒙山区的“岱崮地貌”、青岛石老人,都是笔者亲眼所见、立下判断的“海相沉积”变化。相对这些沧海巨变,不变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即海拔高度零点水平面。这个准点在青岛,在黄海——作者又一次在巨大时空里敲响回音。

在书中多次可见这种回音,让人荡气回肠,有一咏三叹之感。以非诗性语言写出了诗性情怀。

再接之,讲述海错,即错综、众多的海产品。我感觉,海错之所以归入本章,关系到人类的生命源头——亘古而神秘。“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生命诞生于海洋。”其起源与分界也用大手笔——“地球形成后的46亿年,地史学家将其分为隐生宙和显生宙两大阶段……显生宙的6亿年,地球上万物生长,生机盎然”——与这个篇章的宇宙视角与手法相契合,一脉相承。

本章所包含的四节均以时间为主线,交织以事物错综生发而成。这种记述方式既有宇宙视角,上下驰骋数亿年;又腾挪跳跃,循行于海陆的多个角落与局部。各个知识点散布,又能勾连一起,串通一气。后来我在“百道网”看到对作者的访谈中,讲到这种写法,“我相信,读者读到这里,也会开启宇宙视角,发出慨叹的。”这个访谈与我的宇宙视角、荡气回肠的阅读感受相共鸣。

2,多元一体的叙述方式

当前,在沿海记述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文章中,“耕海牧渔”“惠享渔盐之利”的字句比比皆是,概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食物,引发对外经贸、战争,而且孕育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民歌、风俗,乃至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所以,“东北亚汉文化圈的形成,汉传佛教的东扩,在很大程度上经由后来被称作黄海的这片汪洋”,从而形成了沿黄海文化带的基本样貌。

第二章节《蓝海帆影》是以上诸事为横向坐标,再交织历史纵向发展而成的。从书后附注的79本参考资料中看出,“百般钩沉”的说法并不为过。但作者并不是“照本宣科”,各种文献资料的提取与穿插也不仅仅是一项量大的脑力活动,而是作者智识上的实力运化。海量资料佐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形成一种对理论加以经验的候补,是作者调动自身的知识谱系和情感经验,书写了黄海“活生生”的存在。比如日照涛雒镇“新罗村”,就是高丽人在黄海沿岸多有居留的一个活化石;而日照的“满江红”,从民间音乐的角度折射了渔业生产与南北贸易的历史;原日照涛雒盐场周边村落,以“廒头”“灶子”为村名的村庄有十几个,是制盐历史的留存;李宝的水军在石臼所用“石臼”捣米,不仅是地貌特征也是历史事件的记载等等。这种织就文章的方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叙述方式,使得大面块的阐述显得生机盎然、鲜灵活泼,紧密扎实,让整体与细节相互依存与支撑。

3,持有详实、鲜活的百姓史观。

第三篇章《风云激荡》是战火纷起,写尽黄海灾难的一章。

此刻,你打开一张地图,想象站在威海的成山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来这里时抚须感叹:天之尽头。但1841年,这个天尽头的渔民第一次看到外来的“火轮船”——英国为反制禁烟在南方发动了第一次**战争;也可以思接烟台:秦始皇曾在这里“临照于海”,求仙问药,最终也无法逃脱“淘尽英雄”的结果。明洪武31年(1398年)在芝罘建千户所,设八座狼烟墩台,久之“烟台”成为地名。1876~1898年,李鸿章在此又建设多座炮台。后受列强所迫,于1901年将所有炮台拆除。1895年,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中日两国在烟台换约。但自此,各国列强卷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是一张千疮百孔的地图。

这千疮百孔又穿插以移民为主题的两个素材:闯关东和境外劳工输出,为那个时期的民间动荡提供了真实写照。在项飙的《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一书当中,以非虚构的方式记录了他沉浸式跟访过程:由于亲情、乡情生活圈有利于在异乡生产关系的建立,因而80年代初期在北京形成了“浙江村”这个特殊的经济共同体。这种类型在《黄海传》中也有多处记载:高丽人在中国抱团生活,并形成村落;闯关东的日照人形成仙人岛、海星村、北岗村等村落。因此,“浙江村”显然是一种移民复写,是一种类似的群居模式。还有,中国劳工在非洲、南美被卖入“糖寮”,对应着后殖民时代,多人种混杂的后裔没有根系、没有文化属性的精神分裂状态。这些皆书写着百姓迁徙如何影响着社会与时代走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战争的话语逻辑里发生着位移与变动。

历史学家王笛说,不能千篇一律只有宏大叙事和帝王将相的史观,要有普通人和生活细节,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这部传记不仅依续了传统,还辅以大量的民间史料、风土人情等素材,从而呈现出详实、鲜活的百姓史观。

4,探索非虚构文学的传统边界

非虚构文学自2010年兴起之后,其内涵与外延仍旧处在一个变动状态,它试图“指向更为宽阔的可能”,试图对它原有的“文学属性”的边界作以打破与探伸。

复旦大学教授金理说,非虚构似乎成为了对“文学”“文学气质”的克服。文学气质大概为:修辞、自我、某种伤感气质等等。但克服不是否定,而是探索新的边界和概念。本部传记是以史料、文学著作为主要素材,辅以大量的民间故事、见闻、亲身经历,甚至情感表达,充分表现出对克服“文学气质”的探索性,也表现出赵德发老师以个人智识与写作能力,如何打开了“学术规范和学科对话方式对学科的桎梏。”

在前三个章节,作者已充分预热了第一人称,从而以“自”豪的语气进入第四章节:《巨变种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在黄海海域下了一盘纵横千秋的大棋。这个章节全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海军国防建设、捕捞、航运、动能、旅游、数字海洋平台等各方面,既宏观架构了国家框架体系,也以“参与者”的语气激活了非虚构文学的内在传统,并与对“文学属性”的克服相结合,呈现出当下非虚构文学动态发展链条上的一个新式样貌。

赵德发老师在日照生活多年,多次亲见浒苔把蔚蓝大海变成碧绿草原。在本书里写到的浒苔、赤潮与金潮,这三种海藻形成的海洋灾害,曾于2017年6月在黄海海域并发,面积竟达3.2万平方公里,“黄海海面漂浮着一幅红、绿、黄的印象派‘画作’,令人触目惊心。”本书还介绍了一种新兴的“蓝碳”机制,与“绿碳”相比,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固定、储存二氧化碳的“蓝碳”机制更为强大,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巨大的海洋能量,不仅引发读者对自身与海洋互能关系的思考,也进一步唤醒了文本当中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当然,我们与黄海不仅是物质、能量上的转换。从春秋战国时,齐、鲁,莒、吴越文化相互渗透并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乃至在东北亚形成一个汉文化圈。至今,这种文化认同与精神力量仍在黄海西岸代代传承,一幕幕发生于黄海上的历史大剧仍在回响,塑造着中国人的魂魄和内质。

黄海西岸是很多中国人的故乡。《黄海传》关乎着这里的起源发展、历史纷纭、人文特征、地质风貌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海传》更是一部凝聚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理念的传记。它既关乎个人的精神来源与去脉,又勾画出中国精神基因图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30 16:22 , Processed in 0.056341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