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53669|回复: 0

周振华 | 平衡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30 2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mmexport1725023324016.jpg

  周振华,政协北京第十二届委员。中国散文学会第三、第四届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摄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长征文艺奖,北京中青年艺术家德艺双馨奖。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大会代表,第九届全国文联代表大会代表。文学作品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中国作家》《**文艺》《十月》《北京文学》《天津文学》《山东文学》《安徽文学》《黄河文学》《北方文学》《长城》《山花》《美文》《散文海外版》等。出版《跪拜大地》《温暖记忆》《乡音乡情》《我爱北京》《原野恋歌》《真诚与感恩》《周振华书法集》等23部文学及书法著作。


  平衡之道
  周振华
mmexport1725023326418.jpg


  1

  唯平衡,方永恒。

  平衡乃大道,宇宙万物保持存续运行,完全是由它们的平衡机制和平衡系统所赋予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平衡的。

  所有的成立都是平衡的成立,所有的存在都是平衡的存在,所有的持续都是平衡的持续,所有的圆满都是平衡的圆满。

  万物之运动,分分秒秒都在找平衡,保平衡,求平衡。歪了,邪了,仰了,翻了,都因失衡所致。失去平衡的事物,如果起初得不到及时控制和调整,终会土崩瓦解。只有"平衡",才确保最佳生命之状态。"平衡"维系的越长久,生命才得以走得越长远。

  "平衡"意味着成功、体面、尊严、安平、圆满。人的一生其最大诉求就是延年益寿,而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平衡,就是为“生命”上的一道“长寿险”。

  "平衡",维持乃宇宙万物存在之本原。自然、社会、人的生存之根本法则。

  “平衡”这个词,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上》"准正,则平衡而钧权矣。"在汉语里尚有多个释义。其词意捍卫大千万象不偏不倚,匡扶正大,保佑众生中道吉祥,生生不息,久安长治。

  人类不乏聪慧。但放之浩瀚宇宙间,其能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以致连"心态"这么个简单的东西,也很难把握其平衡。至于天地所及的"大平衡",便更难企及,亦只得拜托天之助力。特别是掌控那些精准的、繁复的、恒久的、巨大的、难以言状的平衡,非上天莫属了。

  平衡,泛及宇宙万物,系最神性最伟大最不可思议的正能量。它无时无刻不在把控着小到无限、大到无疆的一切存在。人类的微博力量无论如何是左右不得的,包括人类自身各系统各器官之间的平衡也非受人主观控制,这是一种神性的驱使和把控,深不可测,悟不可得。至少现阶段很多秘密人类尚无法揭示。但人的主观意识或努力会助力自我平衡,在身体机能处于最好状态的时期,自助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锦上添花。但动物没有这样的功能,只能依靠自身平衡的本性。《大平衡论》讲到:事物及生命有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即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其实这些都是造物主所就,老天所为。表现为事物本能地呼应规律的运动。万事万物都有追求自身平衡的本性。如太阳、月亮自然循环、地球自己公转自转;初生动物自动求食、生、长、成、亡、新陈代谢、趋利避害;植物的生、长、收、藏、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体内水液自动调节、细胞DNA自动修复。大宇宙熵值的自我调节。自然界食物链、相生相克链的自然循环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它们“与生俱来” 的求生本能,并非“人”力所为。该本能驱使事物在不平衡时极力趋向平衡,达到平衡则竭力保持平衡,后又伺机趋向新的平衡以至无穷。

  即使人类生活中的诸多琐碎也不乏涉及平衡问题。人与人,物与物,勾勾连连,为了世事长久,彼此都在本能地相互寻求依托,自主纠偏,以固平衡,唯此世界方可太平。平衡,给人端正、稳重、和谐的感觉,这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四平八稳,也是人们迫切所求。平衡虽寓意保守,但让人觉得踏实,安生、本分,不撕扯情绪,不鼓噪是非,也不会担心突发状况。当然保持平衡是需要管控的,维持平衡更需要一种智慧和持久的维护和管控。

  人生的过程就是与平衡博弈的过程,欲望分分秒秒在诱导或迫使人们失衡,而理性又助力人们时时刻刻保持和维系平衡。当走到了人生的后半段,这种博弈愈加激烈。力不从心的事情劈头盖脸,一股脑的捉襟见肘,从里到外的风雨飘摇。于是走路要当心,寒热要适中,饥饱要适度,心态要放正,总之生活的一切都要谨小慎微地面对。心理上也同样在拼死挣扎,平衡的问题着实变成了生死问题,寒气袭人,骨感现实。有人说谁的晚年不是一场血雨腥风,这话不假。这个时候的人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因衰老极速而全面退化,越发的苟延残喘,以往很自然的平衡问题渐渐都难以为继了,不得不超级重视起来。否则,一个踉跄,一个想不开,就会翻船,甚至一命呜呼!

  所谓平衡,是事物所处时空的最佳状态,是最合理最轻松的存在,是宇宙万象久负生存的基础和前提。平衡可以大大提升安全系数,竟显世事安宁,平顺和谐,吉祥美好,节约能量,降低成本,减少耗损,规避风险,顺达平稳,保持形象,延长寿命。


  2

  任何事物一旦失衡就不一样了,其发展趋势开始渐不如人意,平衡的状态逐被打破,有快有慢有急有缓,当行进一半的时候,也就是骆驼的身上压上最后一根稻草是时候,事物就会完全失去原始的统一和协调,开始向不受控或失控的方向急转直下,当再也无法维持原有现状的时候就会发生令人痛惜和遗憾的局面,随失衡持续恶化最终导致物象的颠覆、损毁、解体、塌陷、崩裂、泯灭、全盘皆尽的后果。

  失衡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事物因衰败或功能自然消尽导致的失衡;二是因人为的因素即欲望干扰所导致的失衡;三是在可控范围内人们主观设计故意去打破平衡的失衡。不管是哪一种失衡,都会阻挠和影响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轨迹,其表现以事物失重为特征,因此失衡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后者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分析,谨慎把控,或许能带来一种新的平衡或转机。

  人的身体是典型的精密的平衡体。健全的人由两大平衡系统做支撑,即心理平衡和生理平衡。心理平衡主要说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状态。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人的心理平衡与否,对人的前期发育和后期发展影响极大。生理平衡说的是人体器官机能的平衡,它们相安无事,相互借光,不存在脏腑的推诿和扯皮,尽力成主人之美。当然当你毫无节制地去造,去折腾,去欺负它们,它们因招架不住由此就不再维系这种平衡。这个时候只要出现一块短板,它们的这套平衡系统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立即崩塌。

  人体具有“自我调节、自动恢复、自动配位、自净作用、自趋稳态”的功能,这种功能称作 “自己运动”,而不是外力的作用。“自己运动”即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特性。如中医讲的人体本身的“自稳平衡”能力,西医说的“人体本身具有的免疫功能”。万物都有自我延续生存的本能。成人后这种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退化变弱,这个时候的全面养生就会派上用场,以减缓这种能力的消尽。

  人体内部的平衡机制,并不为人所控制,比如心脏的搏动,是不受人支配的。胆汁的放流,也不是人为操纵。熟睡中的呼吸,更是自主为之。这样的设计在人体里还有很多地方。所以人活着,很大程度上是由老天代控的。

  当我们的身体正处于年轻那段最好光景的时候,主观可以不用劳神操心身体机制的内部平衡问题,就像飞机设定好自航程序,飞行员不用理会它。我们身体内的设置非常巧妙和智慧的完成所有的生命进程,它们自主的平衡能力远远要超出主人主观的平衡能力,因为这套平衡体系是造物主设计安放在人的身体里的。一般情况下,它们所承受的压力再大,也会默默地扛着,不轻易向主人倾诉苦衷,发送求救信号,因为它们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只要还有一口气,它们就会坚持到底。无论主人会怎么折腾,它,脏腑们都无怨无悔,齐心协力、携手并肩。但长久的超负荷,它们终于吃不消了,捍卫身体内部平衡机制的脏腑系统这时突然撂挑子了,说什么也不干了。因为它们过力了,代偿功能衰竭了,干不了了。这时候,主人只好启动另一平衡预案,即通过大脑的平衡控制系统,以调整体内脏腑的平衡系统,这时悬崖勒马,赶紧掉头,可能还有转机。但那些亡羊补牢者,已是彻底回不去了,只能自认倒霉。按理说,我们应该提早就用我们主观的平衡机制,关注我们身体内部的平衡机制。实现良性循环。两套平衡机制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相互扶持,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走得更远。切记,我们身体内部的平衡机制就像一位贤惠善良的哑巴,它们默默的付出却说不出话来。我们要知它懂它,它一旦出了状况,我们主观那套平衡机制也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留给主人的全是遗憾。

  3

  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心之幸福,取决于心之平衡。

  关于"平衡",过去没有过多的理会或关注。但随年龄增长,会让人加速体悟平衡状态的可贵。平衡确实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福慧,安全系数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会相应提高,于是,以往的锋芒都将随岁月的飘逝而散去,再不留恋年轻时那份轻狂和血气方刚的性子,为人处事早已趋向"平和"、"平缓",在乎"平衡"的意义。仔细琢磨这样的改变对人生该是何等重要,如果早一点儿是不是更好,就像中医治未病一样,提前下手清除身体里乃至心灵深处积存的危及平衡的因素与垃圾。回头想想,诸多的失误或失败,都起源于失衡,没有做到或控制好平衡。要知道失衡就意味着败局开始或败局已定。

  只要还在可控范围内,保持或管控好自身的平衡,不管是心理平衡,还是生理平衡,就能顺利的往前走,往上走,往高走,不误初心。做到心态平衡至少可使人快乐,让人健康,助人长寿。管控和保持平衡是一种极高的能力和修为。因为万物都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不存在绝对平衡,如果能通过我们的智慧让平衡的心态造福我们的家业和事业,那才是我们的理想之初衷。

  中国传统文化也一直在围绕文史哲强调平衡的重要性。其实就是教人如何让生命走得更长更远。实现平衡,为人处事就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时机,拿捏好尺度,这都属平衡的礼教。包括民间所倡导的中庸之道,中和之道,中道而行,中道而立,平和之见,不温不火,审时度势,恰到好处,德尚配位等等。身边常听到这个人出事了!那个人可能要倒霉!其实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造成或即将造成的后果,都是原有的平衡正在打破或已经被打破,由渐渐失去平衡所致。从事情的萌生到失衡的过程要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具有这方面的修为,悟性,完全可以事先预料并化解或延迟失衡的到来。继续恶化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正是人们常讲的马失前蹄,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平衡没了,生命的一切将付之东流。

  人的主观因素无疑可以延迟失衡的出现,当然亦可以加速失衡。那就要看我们怎么去把握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节点。

  人们常说的平衡是最节能、耗损最低、损磨最小的一种状态,也是最安全、最稳定的状态。可想,如果人生长久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那会减少多少消耗和麻烦,人生之路走起来也会安顺畅达的多。

  4

  平衡是为成功提供时间和空间的要件。追求平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或是最高境界。其实真正达到我们所要的那种平衡,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需要极大的付出和努力去管控这个平衡。人的心理只要平衡,就会安抚和消除很多不利人生的因素,就会有效地减缓或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进程和发生,防止因小失大,小事儿件演变为**烦。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只要保持相对平衡就不会发生大的灾难,以至地覆天翻,地裂山崩。当然这是人类不可管控的,但也有人类间接参与的因素。

  人类的生活中,到处涉及平衡的问题。如物理平衡、化学平衡、生态平衡、环境平衡、心理平衡、生理平衡、经济平衡、人口平衡、饮食平衡等等。动态平衡是物质系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情况下的宏观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静止的平衡。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宇宙就是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

  失衡是平衡恶化的前奏。人类的心态失去平衡后,就会危及整个社会秩序,社会失去平衡后,就会动荡整个世界,当世界秩序失去平衡后,人类所面临的将是危机四伏或人类生命的消亡。

  或许平衡被打破后会建立一种新的平衡,但这是不得已的一种平衡,是大打折扣的平衡。即使这样,仍要付出代价,甚至是巨大代价。因为平衡因失衡会导致坍塌,造成毁灭,由此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有的平衡一旦被打破,瞬间就消亡泯灭了,以至无法挽回,不可逆转,根本来不及或是没可能再建立新的平衡,其原本的物种或物质存在就此永远的灭绝了。

  平衡是任何事物所表现出的最佳状态,平衡即稳定,就稳重,亦稳固。一旦失衡,本来好端端的,就开始变形走样了,就意味着将要出事了。所以,一定要保持平衡,掌握好重心,否则,各种悲剧可能随时会发生。

  把握平衡,乃人生之大课题,亦是人的大智慧,长久保持平衡,可使人身心各组织处于最佳状态,互不消耗,损失最小,风险最小,成本最低。可获得不可估量的益处。如果进而与天地和一,与社会和一,与自己的心神和一,那将受益终生。

  如留心不难发现,注重文史哲修行的人,意识形态一类的东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似乎都表现的比较平衡,甚至可以达到灵魂深处的平衡。他们遇事冷静稳重,多元权衡,举一反三,慎重行事。他们很少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跟从,不易倾斜。所以这部分人无论遇到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飞沙走石,我自岿然不动。这种定力来自文史哲大义的修行和领会。因为文学、史学和哲学可锤炼催生人的悟性,更重智慧而不是知识、定律。它不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注重普遍规律和累积知识,而是更注重一种智慧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具有创造性的探索过程而非固定的结论。他们即形而下的具象,更注重形而上无形的那部分。努力增加主观的预见性,主动超前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防止事物恶化的预案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动和风险。具备了这样的思维,万变不离其宗,视稳为王道,平衡为常态。

  5

  在这个世界上,绝对平衡是不存在的。大到宇宙,小到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当事物完全失衡后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变故。比如生态一旦失衡,生态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依赖环境生存的生物就会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疾病。生理酸碱度失衡,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就会变得恶劣,人身健康就会受到致命的威胁。心理失衡,人就会变得刁钻古怪,行为异常,再行发展,就会患上各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抑郁焦虑,痛苦不堪,甚至丢掉性命。心态平衡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上众多动态平衡中的一种,心态一旦失衡,不但危及自身,还会无端的波及他人。由此产生嫉妒、仇恨、报复、诅咒、陷害等心理活动,严重伤害身边的人,也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比如有人因失恋或生意上失败,驾车在人群密集的道路上横冲直撞,伤及无辜,无视生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因为不平衡心态而做出的种种触目惊心的事情比比皆是:有的铤而走险,有的丧心病狂,有的人性泯灭,有的万劫不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及时调整和管控自己的心态,导致心理的天平倾斜,以至于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付出巨大代价。

  身边的各种现象表明,破坏平衡的因素远远大于维持平衡的因素,比如欲望就是平衡的最大克星。**令人气血耗损,财欲令人铤而走险,食欲令人百病丛生。这些都在干扰你的平衡,威胁你的平衡,摧毁你的平衡,一旦失衡,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

  中国人讲究稳当,事事求平衡。只要平衡,就意味着一切都安然无恙!

  宇宙大千,天地日月,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平衡乃一切存在的坚固基石。

  失衡会令所有事情摇摇欲坠,摧枯拉朽,天崩地裂,瞬间倾覆,化为乌有。

  6

  平衡观可谓人生至高境界。人与人相处,最难!难在何处?平衡。二人世界,众生皆苦,谈着谈着算了,走着走着散了,处着处着断了,一旦一方倾斜,便无法进行下去。纠其因,都是平衡被打破了。要达到一种长久的完美与和谐,信息非对等,非等频难以为继。

  这个世上每个人都会面临或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如何解决或化解,唯有平衡。当然平衡是有着内在逻辑和规律的,平衡需要尊重。尊重他人的思想、理念、认知、个性、方法、感受和决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无论是否同意对方的这些,都应该尊重对方。平衡需要坦诚。在与人交往中,应该保持真实和诚实。不隐瞒自己的感受或意见,也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平衡需要倾听。倾听是相处的重要部分。当我们倾听对方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平衡需要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背景。相处中,应该尝试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想法。平衡需要宽容。在相处中,应该学会宽容和慷慨,尝试放下自己的利益,而考虑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总之,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双方的理解。通过尊重、倾听、宽容以建立更加稳定的平衡关系。

  两个人的婚姻,如何从岁月深处穿越时空,获取铜婚、玫瑰婚、紫罗兰婚、象牙婚、水晶婚、蓝宝石婚、猫眼石婚、银婚、宝石婚、蜜桃婚、珍珠婚、菩提树婚、绿宝石婚、孔雀婚、红宝石婚、金婚、钻石婚、直至天使之婚,最终是要靠平衡,是平衡使得两个人至达一个又一个婚姻节点,走的久远。

  通常我们讲的平衡主要是指“施”与“受”的平衡,一段关系里,双方的付出和收获都要基本上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的话,这段关系就会顺畅而继续延伸。

  要做到情感情,确保平衡,就要正向加一点,反向减一点。比如说,对方给你一分的好,那你就再增加一点还人家。对方再增加一点,你又增加一点……这是一个非常和谐而充满爱意的流动关系。同样的,当对方有伤害你的行为发生时,比如他伤害你一分,你伤害他就要少一分,他再少一点,你又少一分……这样关系就可以获得重新发展,重新开始的机会,这是典型的平衡机理。

  如果夫妻关系能够彼此滋养,相濡以沫,彼此付出,感恩对方,那就很容易达到平衡。如果有一方吝于付出,而另一方一直在给,这段关系的平衡就被打破了,打破了就不复存在了。

  生活中你来我往,一步步,靠近彼此,“施”与“受”相当,关系在流动中求得平衡。

  7

  你的心态平衡,你的所有脏腑、器件们就会高兴,就会欣喜,就会开心,就会为你锦上添花。如果你非要破坏这个平衡,折腾、欺负、不尊重、不在乎你的脏腑和器件们,它们就会让你的肌体雪上加霜。

  人的身体里边藏满了智慧,我们自己认为的那点小聪明不值一提。中国中医把人的形而上的东西都研究透了。其实最直接的理论依据就是"平衡说"。使人的身心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平衡,代谢平衡。只要身体机能平衡这个人就没太大毛病,身体机能失衡或过度失衡,就会呈现出因不平衡导致的各种疾病。健康的人是相似的,非健康的人的心理各有各的不平衡。所以中医治疗的最高境界就是为人纠偏将平衡找补回来。身边的很多人身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特别是被一些顽症困扰的时候,习惯说我得找中医调一调了。"调调"是要调什么呢,就是调平衡,将身体里走偏的地方调正,正了就平衡了,身体感觉也就舒服了,症状就会消失,这一系列的变化,证明我们身体的相应部位又恢复了平衡。我们说的养生,其实就是养心、养性、养神,最终是让身心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中医文化自古以来是我国"和"文化、中道文化和"平衡"论的领衔代表。中医认为我们的身体要想健康长寿,要做到或实现三个平衡。一是与自然要达到一种平衡,二是要与社会达成一种平衡,三是要让我们的五脏六腑相互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这三个平衡,需要人生的大智慧,大格局,贯通道教、儒教、佛教三大宗教。

  近年来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或原理特别感兴趣,观看电视讲座也好,翻阅有关书籍也好,虽然东一勺子,西一笊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但也零星的收获很多。有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觉得中医知识特别是中医理论至少有助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我想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一定对祖国的中医药学感兴趣。本人理解的中医论,就是平衡论,对称论,身体各大系统只有保持平衡、对称,脏腑们才相安无事。现在都在讲大数据,其实中医学里面很多讲的都是人体的大数据。是站在宇宙的高度用只可默会的智慧去获取、存储、管理、分析人体各大系统的平衡关系,捕捉导致身体机制失衡的原因,用大数据分析形成的疾病病因,最终将人体的阴阳、气血调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状态。

  身体内部不管多少零件、器件,只要它们之间平衡、对称,把自家那点事儿做好,就不会发生重大隐患。

  我发现凡有中医理论基础或实践功底的人,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或是做什么事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第一时间想到阴阳说,对称说,平衡说。而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会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严重的偏移,思想也不至于发生严重的扭曲。当头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利因素的时候,也能很快意识到,及时排遣和消除掉。其实我们的领导干部还是有必要多接触多多学习一些国学知识,特别是中医学的阴阳说、对称说、平衡说,以强大自己的定力,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中医学的原理可以帮肋人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已岿然不动。中医学的最高境界讲究一个平和、稳妥、和谐、折中。这些知识不仅能平衡身体,还可保全灵魂。

  8

  人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复杂有机整体,即所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二者对立统一的结果。这种对立统一就是人身体内部各大系统的平衡。健康的人被称为“平人”(《素问·调经论》)或“阴阳和平之人”(《灵枢·通天》),其标志是“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这些说的都是平衡,一种动态的平衡。实现身心平衡的前提于外是要做到天人合一,正邪相安;于内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在各自履职尽责的同时,还要相互协调配合,相适相谐,不致出偏,达成各局部环节的平衡,如藏泻、气血、营卫、升降、寒热、燥湿等,进而达到整体平衡。兹择其升降、寒热、燥湿三个方面的平衡加以梳理阐述。

  中医所讲的平衡是人体阴阳平衡所体现的“和”,“和”就是平衡,这是中医的整体观念。人与人相处讲的是"和为贵"、"和为顺",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这些词汇的中心思想体现的都是一种"平衡"。《辞源》曰:“和,顺也,谐也,平也,不刚不柔也 ” 。“和”的本义就是协调、融洽、适度之义。“和”是维持和促进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的保证:一是人体机能活动正常,以气血运行和畅即平衡为标志;二是人的精神活动正常,以形神相依协调平衡为标志;三是机体能适应外界的环境,以天人合一即天人平衡为标志。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 ,健康应包括生物、心理、社会和自然一体和谐的医学模式,“和”就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统一、协调稳定。“和”的思想贯穿在基于精气神和谐的人体生长壮老整个生命过程, 是人体健康之本。

  “和”即身体内外的平衡,是治病求本的结果,是治未病的思想目标,是疾病向愈、病情缓解或长期稳定的保证。治病求本是指诊治疾病首先要抓住疾病的本质,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以复“和”,即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态。

  维护人体达到“和”或"平衡"状态,是治病求于本的结果,也是治未病思想的目标。任何治法,正治也好,反治也好,总是以偏纠偏,其目标是复“和”,即调整阴阳,恢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协调和统一。

  平衡是一种气定神闲,世界安宁。肌体平衡,生命从容。万里长城永不倒,天下平衡佑太平。

  2024年6月28日于北京乐山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10:48 , Processed in 0.04838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