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0756|回复: 0

2025“金蛇献瑞”乙巳迎春作品选登(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金蛇献瑞”乙巳迎春作品选登(5)
mmexport1737636426910.jpg
      萧云儒 著名文化学者,西安交大特聘教授。被誉为散文理论的先行者,西部文化的开创者,丝路文化的传播者。著作600万字,获国家省级奖20次。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委员,陕西政协委员,陕西文联副主席,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首任主席,陕西书协顾问,省参事室文史馆员。
mmexport1737641458415.jpg

   叶梅,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生态环境部聘任的2020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近年作品有长篇人物传记《梦西厢——王实甫传》,长篇报告文学《大对撞》(《粲然》),小说集《青云衣》《玫瑰庄园的七个夜晚》,生态散文集《福道》《江河之间》,文学评论集《后海拾珠》,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北斗牵着我的手》等。多部作品获奖或翻译成英、法、日、韩、蒙古、阿拉伯、印地语、保加利亚、俄罗斯等文字。其中,《粲然》获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散文《叩神农》获人民文学年度奖。主编的“金骏马儿童文学精品丛书”入选“第四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并获冰心儿童图书奖。


     三峡的年味
  叶梅

  过年,是应当有年味的。
  娃娃对年的味道比大人敏感,那些妙处,是童年最有趣的记忆。
  儿时在三峡一带住着,小小的巴东县城,一条独街,多是板壁屋,天梯巷吊脚楼,从长江边曲里拐弯一直到金子山顶。房屋两侧多是桔树,每到晚秋初冬,小灯笼似的桔子就都红了,丛丛点点,好比娃娃的笑脸。
  桔子红了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念叨,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又要过年了!听到的只言片语让娃娃们欣喜若狂,俗话说:大人盼种田,细娃盼过年。还有什么比过年更有趣,更好的呢?
  首先是做糍粑,无论城乡,过年之前,粑粑是要打的。家家户户泡了糯米,朝夕之间,雪白的米涨成一粒粒滚圆的珍珠,晶莹透亮。泡米的水来自三峡一道道清泉,三峡不仅属于万里长江,也属于高山峻岭之中流淌而来的无数美丽缠绵的小溪。巴东县城边有一处叫做无源洞的,从洞里喷涌而出的清泉飞珠溅玉,清冽无比。巴东人唇红齿白,皮肤细嫩,都说跟这水有关。
  且说用泉水泡好糯米,再用青竹编织的筲箕沥干,然后上甑子蒸,柴禾烧火,半个时辰之后,蒸汽就如三峡冬日峡谷的白雾般升腾。那时我的嘎嘎——我母亲的母亲,会拎起盖子,剜出一团热腾腾的糯米饭,虽是隔着灶台,娃娃也早已闻到了香味。娃娃会在打糍粑之前享受一点特权,先尝了这香甜的饭团,再心满意足地去看打粑粑。
  蒸好的一团团糯米饭放在石碓里,大人们轮流扬起木槌,嗵嗵嗵地打下去,那是要出大汗的力气活儿,再是剽悍的三峡男子也会气喘吁吁。打呀打,将打好的饭团倒进一个个模子里,再出来就是标致的糍粑了,粑粑上印着各式的图案,喜鹊闹梅,二龙戏珠,枝子花,凤凰飞,娃娃就是不吃,看也看饱了。
  接下来的欢乐是到乡下吃“刨汤”。娃娃有亲戚在三峡的乡村,到了冬腊月,挨家挨户都要杀年猪,要把亲戚们接到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让人们分享自家的收获。这时的主人一定会十足的大方,恨不得倾其所有,让客人们吃得爽性。除了刚杀的年猪,园子里的青菜,自家磨的豆腐,还有藏了多时的苞谷酒。餐桌中间是三峡人爱吃的大火锅,炖萝卜排骨,咕嘟咕嘟煮着,旁边是四盘八碗,香味扑鼻。
  娃娃不会上桌,坐不住,在人缝中钻来钻去,耳边尽是大人们难得的欢声笑语,娃娃们知道这时即使调皮得有些过分,父母也不会发怒,于是便疯跑,玩泥巴,扔石子,追主人家的狗。虽然那狗平时很凶,过路人老远就得叫喊,把狗看起哟!但这时,狗也很知趣,主人家的聚会非同寻常,它只能垂着尾巴,听任娃娃们的戏耍。比如,娃娃会扔过一块骨头,等狗殷勤地偏着头去啃时,娃娃又一脚将骨头踢开了,这狗也只是委屈地哼哼,并不与娃娃计较。
  这些都只是前奏,真正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
  从这一天开始,家里会炒各种香嘴的吃食,花生、瓜子、蚕豆、板栗,还有三峡人爱吃的苞谷花、苕片、洋芋片等。普通人家花式不多,但一两样总归是要的,那时没有超市,也没有塑料包装的食品,人们在准备过年的吃食中早早地迎来了喜庆。
  勤劳的人家都会备有一包专门炒香货的沙子,一年年炒得沙子黑油油的,一颗颗带着力道。每年沙子都会有些损耗,要补进去一些,这样娃娃就很欢喜地跟着嘎嘎到大河边铲沙。嘎嘎经验老道,沙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硬,那样会坏了铁锅。说起来很奇怪,这沙子怎么也会柔软带着糯性的?别人识不出来,只有嘎嘎一双慧眼能识出。娃娃心里暗想,这是为什么呢?
  嘎嘎从河边挖了一小堆青沙,接着在江边用箩筛筛,反复淘洗,让那些难以成器的沙粉随水而去,剩下的便是一粒粒活蹦乱跳的沙子了。娃娃想抓在手里玩,但锅已经烧热,嘎嘎将沙倒进锅里,然后嚓嚓嚓使劲地炒,炒瓜子,炒花生,得不停地翻动。娃娃蹲在灶门口帮着添柴,但一添,灶里的烟就朝着娃娃来了,熏得娃娃眼泪鼻涕一起流,只好弃了火钳。
  炒熟的花生摊在簸箕里,抓起来烫手,嘎嘎一边炒一边扭过脸来说,凉一凉再吃啊,还没凉,吃了要上火的啊!可娃娃不管什么上火,抓一把塞到嘴里,果然满口喷香,便沉不住气地欢跳,又抓上两把揣进荷包里,夺门而跑,去找隔壁的娃娃。
  腊月间还要炸丸子、蒸扣肉,三峡的习俗是提前把过年的菜都准备好,等到正月里相互拜年请客人吃饭时,家里都有现成的硬菜,一蒸一煮就能上桌。做这些菜都是系列工程,娃娃对那些技术不感兴趣,关心的只是结果,看嘎嘎从蒸笼里取出一碗碗扣肉,整齐地排放在橱柜里,却并不急着给娃娃吃,就知道真的是要过年了。
  说起来,三峡的土家族比汉人要提前一天团年,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叫做过“赶年”。这天,全家人无论在何处都要赶到一起吃团年饭。
  先要祭拜祖先,团年席上虽也说笑,但不像吃刨汤的时候随意,且是庄重的,娃娃的衣裳扣子都要求扣齐整,大人们更不用说了。大家围着桌子正襟而坐,娃娃看满桌菜肴热气飘浮,很是着急,但也得等大人们把祝福的话说了之后才能动筷子,且许多菜是不能挟或是不能吃完的,尤其是鱼,几乎只是摆放在那里,说是有吃有剩,年年有鱼(余)。娃娃喜欢跟全家人坐在一起,还有远道而来的与二舅热恋着的准舅娘,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一对乌黑的大辫子。准舅娘给娃娃带来好多柿饼核桃、苞谷糖,娃娃觉得她真好看。
  团年之后要洗澡,这是娃娃从小懂得的规矩,嘎嘎一边给娃娃洗,一边特意在膝盖那里多摸几下,说三十晚上洗了髁膝包,会走到哪里都有肉吃。这话也不知旁人是否知晓,但娃娃铭记在心,后来的若干年里,团年那天无论什么情形,都得安排全家人洗澡。团年之后要守岁,那时娃娃年年都下决心,要跟大人们一样,守着炉火说话,直到天明。嘎嘎有很多故事,都在这时候讲述,但娃娃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地东倒西歪了。
  等到醒来,却听窗外响着鞭炮,枕边放着新衣,过年娃娃是要穿新衣的,每年都有不同,红底紫花,灯心绒,带着布香,娃娃穿上之后,会觉得所有的人都朝自己看,连路都有些不会走了。但娃娃突然想起枕头下边会有压岁钱,便过去伸手一摸,果然就摸到了,小小的钱币,有时是一毛,有时是两毛,娃娃心花怒放,就在那一刻感觉自己又长大了一岁。那时候,娃娃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早日成为一个大人啊。
  正月里,大人领着娃娃走亲访友,去四处拜年,每到一处,好吃好喝好玩的,都聚在一起了。娃娃与娃娃们私下里感慨,要是天天都过年,那该多好啊。
  俗话说:正月忌头、腊月忌尾,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做伤和气的事,娃娃们在过年期间,从没挨过骂。过完上九日,就快到大家最爱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三峡一带会大张旗鼓地玩龙灯,巴东县城的上码头、下码头,金子山,河对岸,各是一班,打开擂台。
  元宵节的夜晚,随着震天的锣鼓,巴东一条街沸腾起来,三峡的标致姑娘扮作蚌壳精,躲在彩灯闪闪的蚌壳里,将那扇壳一开一合,逗引得娃娃们一个劲儿从人堆里往前拱。一刹那间又哪能看得分明,可那红衣绿裤、粉团团的脸儿实在是神秘诱人,只想那蚌壳精姐姐出来啊,快出来啊!再看那一旁伴着蚌壳精的少年,一把扇子舞过来舞过去,看得人眼花缭乱,最后终于用一根红绸牵出了俊俏俏的蚌壳精,娃娃随着大家一阵欢呼。
  又过来推鼓儿车的姑娘,歌儿唱得脆生生的:“我的鼓儿车哟,依哟喂,拜新年啦,依哟喂”,这些词三峡人都能倒背如流,因此每到了“依哟喂”,便仿佛重现“下里巴人,和者甚众”,一人唱来万人合,那回声在峡江之间经久不息。还有划龙船,“正月里是新年,妹娃我去拜年,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阳雀叫啊捎着鹦哥,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众人一声吼叫:“我们就来推你嘛!”
  龙船划过之后,娃娃们最期盼的龙灯,就在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中飞奔而来。那龙的一双大眼,通常比娃娃的头还要大,它随着逗领的龙珠上下飞旋,时而一掠而过,时而紧盯着娃娃,似有无穷的话语深藏,而它只会对娃娃说。
  娃娃深信无疑。但这一切还没来得及,元宵节的夜晚就快过去了。娃娃的绣花新鞋在挤拥之中,差点没被人踩掉,嘎嘎在鞋面上绣的一对小兔子,眼睛也都红了。嘎嘎把娃娃拉回家说,快睡吧。娃娃固执地说不睡,年还没过完呢。
  “有心拜年,端午不晚”,这也是三峡的俗语,如果那样,年是不是也会一直过到端午呢?
  这些年和节的味道,就那样带着香甜,带着喜庆,带着绵绵的亲情,长久地留在心里了。即使时光如流水一般淌过,又怎能忘记呢?


      周振华,政协北京第十二届委员。第九届中国文联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第三、第四届副会长。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解*放*军长征文艺奖,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出版文集《跪拜大地》《原野恋歌》《温暖记忆》《乡音乡情》《我爱北京》《故土情深》《真诚与感恩》《浓浓枣花香》等23部。
        
蛇年学蛇
  施群妹

  网上买的窗花、年画送到家,赶紧拆开贴起来。经过美化的灵蛇图案,一改昔日的清冷,变得俏皮可爱,看得人不禁嘴角上扬。走到大街小巷,树上、店铺前、商场里也悄然融入了蛇的元素。社区举办的民俗活动中,蛇的图案也以各种巧妙的方式呈现,让人不禁对这新的一年充满别样期待。这让我想起过往那些与蛇相关的经历,如同记忆长河中的粒粒珍珠,串联起我对蛇年的独特情感与新岁的期盼。
  小时候,我家在农村,周围有很多的农田,春夏之季,与蛇邂逅是家常便饭。看见它们蜿蜒的身姿,跑着去找母亲。母亲则轻轻地用扫把驱赶,对着蛇像对我说话一样:“快躲到自己的洞里去。”然后,转身安抚我,说那是家里的客人。渐渐地,当它们在水缸边、草丛中的时候,我就像看见家里的鸡鸭、狗猫一样的平常。它们在草丛间轻盈游弋,瞬间消失不见。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也对蛇这种神秘的生物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现在,蛇年的钟声敲响,那些与蛇有关的回忆,成为我对新一年期盼的基石。我期盼在蛇年,自己能如蛇一般,拥有敏锐的感知。在生活的纷扰中,精准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不错过每一个可能让人生绽放光彩的瞬间。就像蛇能敏锐察觉周围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果断抓住机遇,勇敢迈向新的征程。
  每个旅程都是风景,我渴望在蛇年收获如蛇蜕皮般的成长蜕变。蛇每一次蜕皮,都是对旧我的告别,是迎接新生的勇敢跨越。过去的我,在面对困难时,或许会有一丝怯懦与退缩。而在这新的一年,我期待自己能像蛇蜕皮一样,勇敢地褪去束缚,突破自我局限。勇敢地去尝试各种可能,在学习中蜕皮,在蜕皮中升华。
  还有,蛇的蛰伏智慧也让我深受启发。在寒冬,蛇选择蛰伏,养精蓄锐,静静地等待春天的到来。在过去的岁月里,我有时会急于求成,忽略了积累的力量。今年,我期盼能学习蛇的蛰伏之道,在喧嚣的世界中,静下心来,多阅读,多思考,默默沉淀自己。我相信,经过不断地沉淀与积累,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也能如蛰伏后苏醒的蛇,以蓬勃的姿态,释放出无限的能量。
  蛇年,是新的起点,也是梦想的新征程。怀揣着对过往经历的感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昂首前行。愿这一年,成长自己,收获更多。

mmexport1737635429100.jpg
mmexport1737635434167.jpg
     舒炯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成都市文联原副主席,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起塘鱼 贺新年

  徐志荣

  儿时,年关将近,村里鱼塘常开塘起鱼庆祝新年到来,那热闹的场景中充满了浓浓的年味,让我记忆犹新。

  鱼与“余”谐音,寓意生活富足、“年年有余”,是家乡人大年三十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起鱼前几天,鱼塘主便会在村里大喇叭里广播,提醒村民们去看热闹,再买些鱼过新年。

  起鱼头天晚上,师傅们便开始给池塘抽水。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钟,广播会再次播告起鱼通知。我家住在鱼塘边上,因“近水楼台”之便,我总能及时看到起鱼盛况。只见池塘岸边、斜坡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挤挨挨,围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小孩子们见缝插针地穿梭在大人腿边,有的被家人高高地架在脖子上,想方设法地看“直播”。

  此时,塘水已处于较低水位,岸边摆放有十几个大桶。捞鱼师傅们穿着特制的连体橡胶衣操作,从三个方向着手,一起协作,拉起塘中渔网,开启“收网”工作。师傅们一齐将鱼往石板桥方向聚拢。网中鱼儿翻腾雀跃,时而水花四溅,时而甩师傅们一身泥,仿佛它们正在和师傅们嬉戏。一条条鲜活的大鱼腾空跃起,激起人群阵阵欢呼,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瞧,那条大鲤鱼少说有五斤!”“可不是嘛,你看那个花鲢,多‘活脱’(“鲜活”之意)!”“哇,那是草鱼吧,可以回去做烤鱼吃。”“是啊,是啊,好像还有河蚌呢,可以烧汤!”人群中,有孩子喊道:“爸爸,我要再走近些看看!”还有一直嚷嚷着“奶奶,我中午要吃鱼”的顽皮孩童,逗得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仅有的几颗牙齿,一个劲地应承“好,好,乖孙儿,都依你!”众人都沉浸在这喜庆中,很是和睦。

  师傅们拿来桶,将一条条鱼连抓带抱地放入桶中,也顾不得脸上、头发上的泥浆了,干得热火朝天。随着一个个桶往返于石板桥与水中,岸上的鱼桶排排分布、满满当当,青鱼、草鱼、鲤鱼、黑鱼、花鲢应有尽有。上前观看的人们,即使一个疏忽被鱼儿撅起尾巴扫了一身泥也不气恼,鱼塘主家人的脸上更是笑容可掬。待到塘中水快被抽干时,师傅们便拿起渔网开始“查漏补缺”,塘泥里蜿蜒着的一条条“泥鳅”“黄鳝”,还有些小鱼、小虾、小蚌,总能被火眼金睛的师傅们找到。此时,淘气的孩子们也会拿出自己平日玩耍的小网兜来凑个热闹,帮帮忙。很有意趣呢!

  到了晌午时分,便开启了卖鱼模式。平时节俭的村民们都纷纷“豪奢”起来,将大鱼成双成对地买回家,再搭些小虾、小蚌图个“全全美美”。泥鳅、黑鱼因刺少,很受家中有孩子的人欢迎,大姑娘、小媳妇们喜欢买草鱼回去烧汤或烤着吃。若是碰到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一下选了好几条鲤鱼,年长的大叔便心领神会地打趣:“送给老丈人的吧,新女婿!”小伙则露出羞涩的笑容,应道:“鲤鱼跃龙门嘛,好兆头,新气象!”众人也都跟着乐起来。擅长厨艺的大婶们还会买小鱼回去做鱼干。不一会儿,十几筐鱼便卖了大半,大家心满意足地满载而归。

  起塘鱼贺新年的幸福感时常荡漾在我对春节的记忆中。乡亲们那热情洋溢的笑脸似乎在说,我们的生活定会“年年有余”。

欢欢喜喜过除夕(组诗)
  季川

  贴年红

  贴春联吧,把春暖花开的
  美好愿景带回家
  贴福字吧,把人寿年丰的
  所有梦想变成现实
  贴窗花吧,把辞旧迎新的
  欢喜交给每扇窗

  挂灯笼

  一只灯笼有一只灯笼的模样
  一串灯笼有一串灯笼的风景
  日子美好,喜悦就挂在屋檐
  岁月吉祥,幸福就映在脸上
  大雪来临,灯笼可以取出温暖
  春风吹来,灯笼可以摇曳生姿

  年夜饭

  年夜饭,是一次民俗的聚会
  年夜饭,是一次全家的团圆
  亲情在满桌的菜肴之间荡漾
  笑容在举杯的祝福之间绽放
  这一刻,所有的心花都会怒放
  这一刻,所有的空气都很香甜

  守岁

  今晚,把所有的灯光都打开吧
  今晚,让光明成为今夜的主角
  今晚,把旧年的光阴再回味一遍
  今晚,在年华中检视自己的得失
  今晚,新年就要带着祝福来报到
  今晚,春天会为我们敞开每扇门

儿时春节
  雨 禾


  春节,对我来说,是一幅色彩斑斓、热闹非凡的画卷,而儿时的春节,更是这画卷中最浓墨重彩、温暖明亮的一笔,承载着我无数美好的回忆与纯真的欢愉。

  儿时的春节,是从腊月的忙碌与期盼中拉开序幕的。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置办年货,那场景热闹得仿佛整个村庄都被欢乐的气息所笼罩。大人们推着小车,带着我们这些孩子,穿梭在集市上。集市上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年货琳琅满目,特别惹眼的是那香喷喷的糖果、花生、瓜子,以及五颜六色的鞭炮和烟花。我们这些孩子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那些诱人的零食,不时地要求着大人买上一些。而大人们则为囊中羞涩感到为难,不过,他们还是答应我们的要求,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记忆中最难忘的,便是除夕夜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菜肴,有萝卜烧肉、红烧鲤鱼、白菜豆腐、油渣杂烩、凉拌黄瓜等,还有那热气腾腾的饺子。饺子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寓意着团圆和吉祥。包饺子的时候,全家人齐上阵,有的擀皮,有的包馅,有的煮饺子,大家一边忙碌着,一边聊着家常,欢声笑语不断。当饺子端上桌,热气腾腾的,咬上一口,满是幸福的味道。吃团圆饭的时候,长辈们还会给晚辈们压岁钱,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吃完团圆饭,便是守岁的时刻。一家人坐在旺旺的火盆边,一般烤着寓意吉祥的元宝火,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这个时候,村里的小伙伴们也会聚在一起,放着各式各样的烟花。有的烟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有的烟花像一条条腾飞的巨龙,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尽情地享受着这欢乐的时刻。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村庄都沸腾了,家家户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那震天的鞭炮声,仿佛在宣告着新年的到来,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

  儿时的春节,还充满了各种有趣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我们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则会给我们准备一些好吃的,比如米糕、糖果、水果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平平安安。拜完年后,我们便结伴去村里的小伙伴家串门,互相分享着新年的喜悦和祝福。初二开始,便要走亲戚了。我们会跟着大人,提着礼品,去拜访亲戚朋友。每到一处,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品尝着手中的瓜子、花生,其乐融融。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也让我们对春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儿时的春节已经渐行渐远,但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底。儿时的春节,没有如今的高科技娱乐,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但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最纯粹的快乐和最难忘的回忆。它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友情的温暖,也让我们明白了传统习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春节这个充满欢乐和祥和的节日里,我们要永远珍藏着儿时的那些美好记忆,让它们成为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mmexport173763644122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1-24 08:52 , Processed in 0.05407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