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41024|回复: 0

钱新:重新发现遂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3 22: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

     重新发现遂宁

        钱新


  遂宁这座城,是被涪江所塑造出来的。

  /01/遥望涪江

  遂宁这座城,是被涪江所塑造出来的。

  千年以来的涪江,吸引李白、欧阳修、陈子昂、杜甫、王勃、李商隐等文人墨客在此任职、游历、留下传世之作。涪江的水,是自然风光之水,也是人文诗画之水。

  当我每次身处滨涪江街景时,脑中总会想起葛亮写过的那句“再谦卑的骨子里,也流淌着江河”。同时想起,中国人大抵是从来偏爱水的,从风水玄学、形态哲理里面都喜欢水的力量。

  由此,我萌生了想要写写涪江的念头,随后整理想法,做了一个项目的概念案,取名《流动涪江计划》,意在表达以江水作为纽带,串联整个涪江流域的地理、人文风貌,以更当代,更具温度的表达方式进行呈现,从更多视角走进涪江。

  碰巧的是,去年年底,工作中有项内容是为遂宁的观音湖做推介资料,其中谈到观音湖的前世今生,对我很有感发。我第一次直观的了解到这座城市里有关乎水的叙述。涪江,发源于四川省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在经过近700公里的蜿蜒后,走到了遂宁。

  而观音湖,这片伴随遂宁发展的江河湖泊,便是这样来的。
mmexport1741875635923.jpg

mmexport1741875638917.jpg   
涪江的发源地岷山主峰雪宝顶及其地理坐标
mmexport1741875642013.jpg
  从遂宁市地形图 可以看到涪江流动到遂宁的水文形态

  进入现代化后的遂宁城市变化很大,因其历史行政所属流变,尤其是人口带来的迁徙,造就文化和风俗演变呈现兼收包容的特点。因此在遂宁的城市生活中,可以发现与四川省内别的城市有相似性的内容。四川本就是个移民大省,交汇属于是基本特点,因此不算特别为奇。也没什么,川内各个城市就像互相能够去对方城市串门的好邻居。

  其中,我个人觉得对遂宁文化最有影响的当属绵阳。诸如米粉、芥末春卷(即“冲”),从具体可见的生活层面,遂宁和绵阳应是同属一脉。更准确地说,同属川中涪江脉。但作为川B的绵阳,实力实在强上很多,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沉淀,都不是遂宁能够赶上的。

  因此,遂宁在涪江流域的城市文化交流里,压力多少还是有的。
mmexport1741875645052.jpg
  对于遂宁来说的那些“历史”,对比下来,除了国宝宋瓷外,其余似乎是不高不低的。知名的两座地标景点还是寺庙,听说以前宗教建筑更多,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大多被损毁了。有些文人名字让人耳熟能详,比如都知道陈子昂(射洪非常出名的)、张九宗、贾岛(大英)黄娥、王灼、张鹏翮、张问陶(后面这几个都不太特别出名了)等,但也许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提及,能介绍出一二,却说不详尽。

  当外地朋友和游客来遂访游,逛完灵泉寺广德寺后,这个城市似乎就显得“什么好招待的”。因为在大多原生居民的观念里,遂宁它就是这么大点,就是这么多人,城市发展的面容,也就是这样了。可就是这样一个说不上它有特别卓越的地方,就是拥有让人很难忘掉的一种气质。

  那种带点恬淡但是又很壮志满怀的独特气质。像极了作为初唐四杰后继之力的陈子昂。

  央视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在《初唐四杰》中有几幕镜头提到陈子昂
mmexport1741875647961.jpg
  我想这独特的味道,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这座城市的水。因为这片水域在遂宁整个城市里面,太抢眼了,是根本不能忽视的城市景观,让人印象无比深刻。

  在整个川中地区,我想都很少能见到把城市与江河做到这样一种生态和谐做得这么好的城市,再加上是故乡情结,不免格外偏爱。好多次感叹,不愧是被人叫“成都后花园”的遂宁(笑)。

  据资料说,遂宁的公园覆盖率甚至远超成都,我想也一部分因为遂宁城区开发完善程度较低,城市化进程比成都慢得多,所以自然景观上极美。

  前面说了,遂宁的水是涪江,也是观音湖。

  更贴切地说,涪江和遂宁相遇,才成了观音湖。虽然始终绕不开宗教民俗元素,但赋名上也确实极其遂宁。
mmexport1741875650487.jpg
  遂宁的城与观音湖之水


  /02/一览江湖

  从江想到桥。

  要说观涪江景色最佳的地点,必须要提的就是几大桥,其中最关键的地标就是串联新城老城的三桥。

  作为城市的核心交通枢纽之一,在起到汇聚城市交通流量的基础功能上,也坐拥了全城最绝妙的观水之处,承担了城市景观门面的观景功能。站在三桥上,一望江面,看见江心岛,也看见滨江沿线。

  遇上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日子,可以看见拥有无比湛蓝碧绿色调的遂宁城。入夜,也可以在这座桥上看见遂宁的动人夜景,直观地感受到水与城交融的城市图景。
mmexport1741875653194.jpg
  小红书@旅行画集

  与江与桥链接起来的,还有对于地方发展的故乡情绪。人对与自己生活的环境的变化,总归是更敏感的。这座交通桥,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也是故乡桥。

  节日时,它会变。发展时,它会变。

  大桥与江水一同,以自己不断更换的面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化。
mmexport1741875657264.jpg
mmexport1741875660271.jpg
mmexport1741875663363.jpg
mmexport1741875666751.jpg
mmexport1741875669319.jpg

  小红书动态评论区里本地网友分享的三桥

  像江水一样,不断变化着的三桥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这座城市里,关于桥的故事还在继续。城市也是,正如新的桥上还有新的故事。

  正在建设的涪江六桥 小红书@懿若

  /03/养一方人

  说到城市文化如何影响居民,我在《平生风骨作莲花》里面写得较为清楚,说遂宁是西南独特的”莲城“,荷花作为城市精神的一个意象符号,运用得极为恰当。

  一座依江水而生的圣莲岛,从诗意和自然角度诠释了这座城市的人们如何在其中生活。停靠在江滨、岛岸码头的游船,以缓慢和悠闲的节奏,带人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的生活节奏。
mmexport1741875686062.jpg
mmexport1741875688433.jpg
mmexport1741875691099.jpg
  小红书@无名之辈小红书、@是王椰汁哒嘛和涪江共同成长起来的遂宁很难用三言两语写完。

  一条江河对文明的影响也从来不只局限于一座城市,更是一个地域风情的集中体现。以江水湖泊为脉络,文化如水般浸润生活在这片流域上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许从更诗意的角度来看,对于涪江来说,它流动到哪里都很美,都有令人惊喜的部分存在。当涪江遇上绵阳就有了涪江六峡、当涪江流动到遂宁就有了观音湖。

  去年我很开心的一件事情是泛涪江流域文化主题的活动“第六届涪江文化艺术节”落在遂宁,对于遂宁来说,这是文化艺术交流领域尤其棒的一件事,因为表明我们对涪江的喜爱、重视、期待。一系列的文化艺术演出活动、文化展示活动、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展示着涪江文化的方方面面。

  不过,令我稍微有些遗憾的还是缺乏很多对遂宁人文的深耕和挖掘,形式还是略显保守。

  旂山书院 小红书@爱拍照的yiyi(呦师版)
mmexport1741875693865.jpg
  但已经不错了,至少跨出了这一步。

  让涪江流域的所有城市链接到了遂宁,看到了遂宁这座城市的最新发展。有传统的、有当代的、有创新的、也有传承的,就是这样一个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城市,正在逐渐地让更多客人看见它。我想这就是“引客入遂”的最生动的表达。

  毕竟,我曾经也不知道如何推介遂宁,甚至在外念大学时让介绍自己的家乡,都似乎无从说起。只是觉得,这座城市的好,以一种本土化、本能化的情绪和直觉如影随形,同时带来的还有一股莫名的伤感,来源于自身命运和人生状态的斗争。龙凤古镇 小红书@绿豆滚啊滚
mmexport1741875696573.jpg
  它和大城市相比,缺乏足够的魅力,因此我离开了它。它和大城市相比,足够自在安心,因此我回归于它,爱这个作为故乡的它。

  矛盾的心理一直在现实生活和理想情怀中打架,我想在外的遂宁人也会有同样矛盾的时刻吧。这矛盾让我无论长大后停留过再多城市,都显得自己是格格不入的,是故乡缺席的一部分。

  空缺的部分,不知是见不到涪江的水而带来的失落,还是个人对于这座城的记忆,乃至人生逐渐远去的惋叹。
mmexport1741875699116.jpg
  小红书@赵欣另有用图

  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时,与这座城市的人或擦肩,或是展开对话。不知有多少遂宁人走过涪江边究竟多少次,我想也没有人去具体数自己究竟见过涪江多少次。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也许涪江这一汪江水,一片湖泊感受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欢喜。一种熟悉到近乎忽视的背景,一种朋友圈美景照的点缀。 天气好,风光好,生活好。好像在这座城市呆着,能够获得的就是这么简单且美好的状态,平静得像观音湖水面一样,日子跟随四季起伏跌宕,生生不息。
mmexport1741875701233.jpg
  卧龙山上的微微花园

  当那些缤纷多彩,有趣好玩的活动在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角落开展时,对于接受更多文化氛围的当地人来说,也会发自内心的笑出来吧,有那么一些时刻,真正感叹上一句“家乡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否则前段时间热门的那首《幺儿嘞》也不会如此动人,如此令漂泊外地的遂宁游子如此思念故乡。
mmexport1741875704978.jpg
  遂宁春节的英歌舞表演

  当再次站在涪江边,面对广阔的湖面,带着往昔历史的眼光,又不失当代视角。每多一分对故乡的了解,就多一份温柔,于是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尚未发生的,都一一显得那么令人感到眼前一亮,突然就顿觉得每时每刻,好好珍惜起来。
mmexport1741875707291.jpg
  小红书@BB7

  写到这里时,好像又回到涪江边吹风,在河堤边的垂柳下或漫步或驻足,在日暮和夜月的移步换景中,看见在这座城市逐渐长大的自己。太多事,太多情绪都抛掷在江面吹拂而至的风里。

  “川流不息”这个词真好,江水就像人一去不复返的岁月一样,抓不住,留不下。不过都不再重要了,因为江水带来的生活启示,好像就只有像它一样的存在。

  让自己像涪江一样流动起来,流到任何地方,流经雪山、大地、山川、峡谷、平原,让涪江的纹路成为自己风骨里的一根血管。让水成为镜子,照亮被迷茫包裹的前路,照清晰自己面对无常命运的模样。

  让涪江更懂遂宁,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更懂涪江。让遂宁更开放地与更多城市,更多人民同饮一江水。就像这座城市里面的人和自己喜欢的一切举杯一样。

  江水如似,人如是。

  当再次情绪涌流无法描述,就去涪江边上走走吧。那里有江水提供的,关于生活的答案。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4-3 06:14 , Processed in 0.13302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