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4603|回复: 0

百人齐聚历下 聆听七旬翁丁再献解码骨刻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人齐聚历下 聆听七旬翁丁再献解码骨刻文

mmexport1761798736956.jpg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持续擦亮文艺服务品牌,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5年10月21日下午,济南市历下区“文艺大讲堂”千佛山街道专场在历山名郡社区隆重开讲。历下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高振华,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健,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亦尘,千佛山街道党建办副主任、文联主席栾义娟莅临现场,与区作协、区书协代表、各街道文联秘书长及社区文艺骨干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由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主讲的“探寻骨刻文字魅力,感悟中华文明根脉”主题讲座,开启一场穿越五千年的文明溯源之旅。

mmexport1761798739805.jpg
  壹|从兽骨到文明:一场跨越五千年的对话

  丁再献以“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是骨刻文字”为切入点,结合考古实例指出,骨刻文是距今约3300-49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文字,其象形与构造奠定了汉字源头基础。他现场演示“福”“泉”“人”等字的骨刻文形态,高振华主席与现场听众一同凝神细听,生动的解读让抽象字符化为鲜活的历史画面,现场仿佛共同触摸到先民“刻骨铭心”的智慧结晶。

  贰|学者使命:破译900字,叩问文明之源

  作为骨刻文的系统破译者与书法艺术始创者,丁再献与其家兄丁再斌已破译约900个字,骨刻文比1996年桓台史家发现3600~3700前的甲骨文还早300多年。讲座中,他强调:“骨刻文证明中国文字史超五千年,东夷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与会在场人员秩序井然并认真倾听记录,丁再献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不时引发全场共鸣,现场氛围专注而热烈。

mmexport1761798742611.jpg
  叁|基层实践:文化赋能从“进社区”到“在社区”

  千佛山街道文联主席栾义娟在组织活动时表示,此次讲座是街道“文艺大讲堂”品牌的深化之举。历下区近年来通过区街联动,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打造了千佛山东路社区“千面塑艺”等非遗品牌。本次骨刻文讲座正是“嵌入式”文化服务的缩影,让学术研究从书斋走向街头巷尾,助力历下从“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迈进。

mmexport1761798745481.jpg
  肆|未来展望:以文字之根,育文化之魂

  近两小时讲座结束后,高振华主席总结指出,“文艺大讲堂”将持续邀请名家深耕黄河文化、泉水文化等,为辖区文化繁荣注入活力。栾义娟主席也表示,千佛山街道将围绕骨刻文等主题开展系列宣传课,让更多的居民了解这一古老文字,使中华文脉在“家门口”的课堂里生生不息。

  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溯源,更是一场文明传承的接力。当百名文艺工作者在骨刻文的扭曲线条中读懂先民的世界观,历下区的文化土壤也由此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度与创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巩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10-31 03:23 , Processed in 0.13167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