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清明螺 苏宝大 俗话说:美味不过清明螺。这是提醒人们,千万别误了这清明前后食螺的好时机。当你某天有个好心情,又置身于四周那昂首怒放、花香四溢的油菜花海的风景之中,或朋友、或家人,优哉游哉,闲坐一桌,嘬一嘬螺蛳,抿一抿小酒,那是神仙才过的日子。 说到吃螺蛳,也只有从立春吃到清明为最好。因螺蛳经一冬的蛰伏,肥美丰盈,烹炒后入口鲜美。清明后,在我的家乡螺蛳就一天天不值钱了。因清明后的螺蛳开始孕育螺子,营养开始转移,螺肉变得枯瘦无味。而此时再吃螺蛳,满口嚼着的好像是沙,再也吃不出清明前那螺蛳的味道了。因此才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 想吃螺蛳不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清晨,螺蛳都吸附在村上大河小沟的水沿边。水乡人划只小木船沿河岸慢慢捡拾,也有半大的孩子,撸起袖子,挽起裤管,在乍暖还寒的水边,一颗颗摸捞。 拿回家,先清水养一两天,让螺蛳吐尽污泥。待到要吃时,剪去尾端,再在盆的清水里,滴几滴麻油,养一个时辰左右,以迫使螺蛳尽快吐净体内的泥沙,便可上锅炒食。 爆炒螺蛳,佐料不可少。大火烧旺,倒香油,放姜片,加干辣椒丝和蒜蓉,待爆炒的螺蛳在锅里听到“嗤嗤、嚓嚓”声,入料酒,再加一小匙豆瓣酱,加适量糖一起翻炒即可,中途边爆炒边加点儿水。炒螺蛳最忌干炒,锅里必须留有汤汁,吃起来才更入味,也容易吮吸出螺肉。起锅前,再撒点儿葱花,一炒即装盘,便是一道上好的荤菜。 爱吃螺蛳的人都是吮吸螺肉的高手,技术高超、动作娴熟的人,令人敬佩。“小小瓶,小小盖,小小瓶里好荤菜”。一筷夹一个,准确送嘴边,舌尖轻顶螺口,轻轻一吸,“嗞溜”一声,连汤带汁,螺肉入口,螺壳空了,没有丝毫的迟疑。技术略逊的人也有,一吸再吸,螺肉就是出不来,最后还得用缝衣针或牙签帮忙。说到底,春天嘬螺蛳,纯属是一种吸着野味的乐趣。 乍暖还寒,春韭正当季。有精细人家,也会将螺蛳在锅里先煮个半熟,再一颗颗将螺肉挑出炒春韭。春韭、清明螺,本是最寻常的东西,但它们在这个春光妩媚的季节里相遇,才能真正吃出春天的野味。 小时候想吃螺蛳,是一件很便当的事情,想哪天吃准成。因家乡房前屋后,河沟纵横,螺蛳遍布大河小沟水沿。清晨朝霞初露,河水碧清,准能清晰地看到那颗颗青褐色的螺蛳从河底的淤泥爬到了水沿边,或吸附在水码头那根根的木桩上和斜长水岸边那垂挂着的老柳树的根根枝条上。它们悠悠闲闲,掀开顶上的帽盖,吐露出两根软软的短短的触须,将半个身躯探出壳外,安安稳稳,栖息水中,吸收着营养。人们只需拿上小小网兜,花上片刻儿工夫,便可捡拾一两碗肥嘟嘟的螺蛳。一到清明前后,家家餐桌上,准能听得到阵阵的“嗞溜、嗞溜”的嘬螺声。 我母亲是出了名的烹调螺蛳的高手,邻居们都爱吃我母亲巧手爆炒出来的螺蛳。母亲炒出来的螺蛳没有一丁点儿泥腥味,而且好吸,味道鲜美。记得小时候我吃螺蛳,不仅喜欢吃螺肉,而且还要把碗里剩下的螺蛳汤用来泡饭吃,那才真叫带劲。 螺蛳,水乡河沟,处处皆有。它营养丰富,有清热、利水、明目等功效,它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廉价的蛋白质的来源。螺蛳身处淤泥,不躲不藏,吞食腐藻,净化水质,默默奉献于大自然。过去螺狮是劳苦百姓家常之菜,如今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我认为,螺蛳是当下最接地气的菜肴之一。人生如此美好,春光如此艳丽,在这大好的春色里,如痴如醉吃几顿爆炒的螺蛳,快矣! 美丽老家杨棉花 李 山 杨棉花,在阜宁县与淮安区的交界,隶属于淮安区复兴镇,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这个美丽的村名颇为神奇,全国独一无二,村上居住着李姓大家族。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李姓家族从苏州阊门迁至淮安,兄弟几人在古淮城的一棵老槐树下分手,李家为日后兄弟相认,相约称本支李姓为“槐树李”。李姓人家来到此村后,为使其子孙世代不忘,在村中遍植杨槐树,每年五月杨槐花开,清香沁脾,白如棉花,因此人们便称此村为“杨棉花”。 小村地势低洼,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南,总渠未造之时,这里经常处于水乡泽国之中。我的祖父曾给我讲起,夏秋之交,收获玉米都要坐着小船去,人站在船里,撬玉米棒子。由于水涝,一亩地只能收获十来个像样的玉米棒。为了有一个安身之地,我的先辈们就在村子的周围挖河,向村中间堆土,使得村里的地势高起来。在村的东西两边设有坝子,方便出行。村子四面环水,既防涝,又安全。在解放前夕,兵匪横行,小村撤去了东西坝子,坏人强盗难以进村。村周围的河边栽有大量树木,一年四季,有三季小村是被包裹在绿树浓荫里的。村里的树最多的,要数槐树,槐树开花时节,满村都是香味。我们小时候曾摘下它的花,用水、盐、玉米面拌炒着吃,味道很美。其次是桑树,村里桑树一般树龄都很长,干粗叶茂,屈曲盘旋。记得我们儿时捉迷藏常一口气爬到老桑树的树顶。成熟桑葚的味很甜,如果树靠在河边,能引来成群的鱼儿争食。小村的河边,每年春天都会开满各种花,野蜂们便成天在此忙碌。儿时的我,常在河边花间追逐蝴蝶、蜜蜂。我们会趁蜜蜂采花粉时,从它的后面,捏住它的翅膀,然后将它放到瓶子里。在众多的花中,要数金银花最为惹眼了。这种花长在绿绿的藤萝上,只有黄白两种颜色,黄的叫金,白的叫银,名字很形象。花瓣是长长的,细丝状。我的祖父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他告诉我,金银花,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有清热解毒、明目通风的功效,用它泡茶喝,能防治感冒。少年的我,也许是迷恋它美丽的色彩,也许是迷恋它的医用功效,常常辗转于河边的乱树杂草之间,不知疲倦地采摘它。有一次父亲将我的金银花干子卖给县医药公司,给我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村中的人家几乎都姓李,几乎都有血缘关系。人们按辈份序字起名,谁长谁幼,明明白白。杨棉花李姓人家从何而来呢?这是一个颇为复杂和沉重的问题,对于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旧社会来说,一个家族的历史一定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难与辛酸,它的历史也许就是苦难旧中国的缩影。 根据村中李姓族人家中的现存农具考证,杨棉花李姓族人始出于陇西(郡名,在今甘肃东南部东乡、天水以西、礼县以北一带地区。)因为杨棉村李姓族人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习俗,就是在自家的农具上写上“陇西堂”,以区别于他姓。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如果新买了大匾、笆斗、木锨,父亲就用毛笔蘸上红漆,写上“陇西堂”三个字。陇乃山名,在今甘肃和陕西交界,此乃古秦地。《史记》、《新唐书》中记载,汉名将李广、唐高宗李渊皆陇西人(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唐朝诗人王昌龄有诗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口讷少言,骁勇善战,在西汉为抗击匈奴立下了卓越的功绩。史书记载汉唐行伍中陇西李姓作战勇敢,百折不挠。现李姓族人仍保留着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唐太宗李世民曰:“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李姓族人还有秉承了唐太宗勤学善文的遗风。由于古时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日益复杂,战事不断,西北地区人民逐渐向东南迁移。后杨棉花李姓祖上迁居苏州。明朝“洪武赶散”,先人由苏州阊门来到淮安东门,一家人在一棵杨槐树下分手,据文字记载,得知有一支在爬头(现在阜宁县凤谷境内),一支在任舍(现在淮安区复兴镇境内),一支在杨棉花村(现在淮安区复兴镇境内)。 民国年间,李氏家谱完好存于我家,一年隆冬**中央军行军至杨棉花村,驻于我家,士兵为取暖把挂在墙上的家谱给烧了。1938年,李廷甲与我的祖父李国玺根据各家田契上的人名辈序编成家谱,存于我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李氏家谱失落。1992年,李学科发现我祖父李国玺编纂家谱的手稿,李氏家族祖辈家事才得以传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村广字辈新生的小孩,就不知用什么序字起名了。为使后辈天伦有序,我的叔叔李学余先生和淮城一位姓林的老先生一起编写了杨棉花李氏后辈40代班辈序字。具体为:“学广耀中华,福泰永延年,昌乐恒达久,邦家顺瑞康,丹丽清俊逸,源泉林钟秀,峰岳天际长。”虽是序字,字里行间却能体现李姓族人的精神与传统。每每朗读这些句子,就会生出一股浩然正气和无穷的力量,仿佛看到了大漠里飞将军李广飞马向前的身影,仿佛看到了未来中国壮丽多姿的画卷。我真希望我们后辈人要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爱国、忠诚、好学、奋斗。 不尽的思念 成建东 3月5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在西花厅的墙壁上,有一行苍劲的大字“俯首甘为孺子牛”。敬爱的周总理不正是人民大众的一头牛吗! 我漫步在纪念馆内,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那句“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的诗句,不正是周恩来精神的体现吗! 1910年,周恩来在东北受到一些新思想的教育,爱国思想逐步增强。1911年春的一次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为什么而读书”时,其他同学都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同学说是为了升官发财,有的同学说是为了开店做卖买,还有的同学说是为了收田租记账……这时周恩来站起身来响亮地回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出了少年周恩来胸怀大志的爱国情怀。 1913年,周恩来考取了天津私立南开学校。在学校学习期间,他和同学们一起组织敬业乐群会,参与“文明戏”的演出。他在体育方面也是一名活跃分子,跳高成绩1.6米,是个深受老师器重、同学们佩服的好学生。1917年,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决定东渡日本。行前,他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诗篇: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全诗表达了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惜赴汤蹈火。 1958年夏天,家乡人民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无比热爱,曾送给周总理一包淮安茶馓、藕粉、莲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周总理收到之后,随即让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的秘书写了一封回信,信的内容明确指出:“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茶馓、藕粉、莲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和邓大姐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这样做是不好的。现在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的薪金中拿出100元,作为茶馓、藕粉、莲子和工艺品价款寄给你们,其它针织品以后方便再带给你们。”为防止再送,还随信将一份《中共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上。后来周总理还专门作了批示:“特别要求江苏省委、淮阴地委、淮安县委负责同志要认真阅读一下。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坚决按中央文件精神办。” 1955年4月18日周恩来出现在万隆会议上,他是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发生后的第五天,出现在险象环生的雅加达玛腰兰机场的。他是拖着刚刚动完手术、健康还未恢复的病体来开会的。亚非会议使帝国主义在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新中国的企图破产。十年浩劫,周恩来向并肩战斗几十年的老战友倾吐了内心深处的信念: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他以入虎穴,下地狱的勇气,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直到耗尽最后一丝精力。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终因为国为民操劳过度离开了人世。每年的3月5日,总会有许多人去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献上一束鲜花。寄托他们的哀思。 嘿,抄手面 程华 “抄手面”,我算他家的粉。其实“抄手面”是有学名的,为免广告之嫌,在此按下不表。 十几年前,单位一个要好的同事隆重向我和老公推荐江北的“一家特别安逸的抄手面”。我们哂笑:啥来头,抄手和面煮一堆就“特别安逸”了?鉴于该同事一向对美食颇有研究,我才勉强压住了撇嘴的冲动,但心底还是半信半疑。 该吃午饭了,吃货同事带路直奔抄手面。店堂不算小,几乎没装修,粉水刷的墙,早就发了黄,简易圆桌七八张,桌面和地上沾满油渍,东一团西一团甩些油腻腻的纸巾。一张烂木桌就是收银台,交了“银两”自去灶台边,打起拥堂排队端面。嗯,有点意思了。我大重庆,哪家霸道的面馆不是这种排场? 排了半天,一大碗端上桌,红油宽汤,果真小面抄手各占半壁河山。暗自嗤笑,操起长木筷挑一夹塞进嘴里,嗯咦,味道确有乾坤:佐料看似简单,也没啥冬菜末花生碎之类,然入口麻辣香醇,想来那海椒制作有点名堂。面条不似日常小面的路数,长得明显粗壮些,颇筋道,有嚼头,正合我心意。然后是抄手,面皮该是大市货,没啥特别,特别的是那馅,嫩、鲜、香,无一丝筋筋扯扯,绝对入口化渣,余味袅袅,想是取了猪身上最好部位的精肉。香辣下肚,再来一碗黄豆大骨汤,有些**辣的味觉顿时中和,心头滋润,彻底圆满。 那堂子不算近,得开车去。开车就开车罢,好吃才是硬道理。可惜没去几次,我便开始晕车一般呕吐,一检查,怀孕了。直到六七个月之后不吐了,又开始疯狂想念一切大鱼大肉,包括久违的抄手面,无奈大腹便便形如企鹅,想打包回家吃,又怕面早成了糊糊,只好作罢。 待休完产假,一日外出,居然在单位附近发现一家抄手面。或是赝品?正赶上饭点,进去一瞄,店面袖珍多了,但一应布局包括桌椅碗筷,完全就是抄手面的缩小版啊。灶台前就两位中年妇女,一人一件白围腰,小个微胖瘦眉细眼活像两姊妹,一说话嗓门大得能把人冲到墙壁上巴起。 嗯,就是那个味道。“阔别”年余终又重逢,且在步行可抵的半径内,心里那个舒坦啊。一开心就把两家抄手面唤作“大抄手”“小抄手”。我发现,无论大小抄手,永远只经营几个品种:抄手、小面、抄手面、炸酱面,还有黄豆大骨汤;配菜,永远是莲白,只有莲白。不同的是,小抄手不用顾客自己排队,都由她们端上桌来。 意外的是,现今连小面都涨价了,抄手面依旧故我,二两还是十块钱,黄豆大骨汤还是一块钱。每天早上到下午,堂子里总能见到各色人等,正装领带夹公文包的,一身家居服头发蓬乱的,一套工装满头是汗的,身着警服三三两两的,个个“哧溜哧溜”嗨得嘴巴抹油。不晓得大抄手如何,反正小抄手只卖早中午,下午三四点收摊走人,逢大节更是早早关张。 两个“白围腰”比较拽,一般不笑,也不多和食客攀谈,除了“吃啥子?”“几两?”之外几乎没得二话。我也习惯了惜话如金,直接丢下十块钱,“二两抄手面,少辣不要麻。”径直坐下,等到开吃。时间长了,她俩也会主动问一句“还是恁个噻?”看我点头,再无话,几分钟后直接端碗上桌,爽利。 前几年,店里天天放一份报纸。似乎大多都食客有边吃边读的习惯,一份报纸到中午被食客拆分成数张,这一桌两张,那一桌两张,全部翻成油腻地图。老食客还没坐下就到处找报纸,一看其他桌上有,别人又没看,就跑去问“老师,你看报纸不?”“不看。”就拿了报纸坐下,兀自美滋滋看去了。如今除了报纸还有手机,个个边吃边看,津津有味。 有天临时外出,回来又是饭点了,又想念抄手面了,但身上没揣钱。想想如今菜市场都刷二维码了,没钱还不是一样吃饭?于是盘子一甩把车靠在了小抄手门口。 “支付宝呢?”我抬眼到处搜寻。 “没得。”“白围腰”一如既往地高冷。 “那,微信呢?” “没得。” “咹,你们居然不刷二维码?”我有点发呆。 “我们只收现钱。弄不来那些。”“白围腰”翻翻白眼,神态傲然。 我悻悻:“现在还有不刷二维码的……好嘛,好嘛。” 正欲拔腿出门,“喂!”“白围腰”吼一声:“是不是没带钱嘛?哎老顾客了,下回补起就是了嘛!”看我还有点迟疑,她拿锅铲“梆梆”敲两下锅沿,又冲我翻个白眼:“未必不带钱就不准你吃了嗦?嘿!” 漂母之歌 汪国玖 昼餐风,夜饮露, 古淮河畔度寒暑, 急人之难无所图, 施恩赐怜何须富? 胸中怀大爱, 终身尝辛苦, 视那千金如粪土, 千人敬仰万人慕。 无芳名,名千古, 佳话美谈上史书, 寻常一言王孙愧, 天下能打能匡扶。 生前一浣妇, 死后丰碑树, 赞语颂歌多无数, 王侯将相叹不如。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11-24 07:58 , Processed in 0.0387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